[發明專利]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及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7404.0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4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石振;吳長明;蹤嬌嬌;王保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44 | 分類號: | D02G3/44;D02G3/04;D02G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228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西***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醫用 功能 紗線 生產工藝 | ||
1.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包括紗線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紗線本體(1)由芯紗(2)、磁療纖維(3)和銀纖維(4)組成,所述磁療纖維(3)和銀纖維(4)交替螺旋纏繞于芯紗(2)外側,所述芯紗(2)由內芯層(5)和包覆層(6)組成,所述包覆層(6)覆蓋于內芯層(5)外側,所述內芯層(5)由棉纖維(7)和蠶絲纖維(8)相互交捻而成,所述包覆層(6)由竹炭纖維和竹原纖維混合制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纖維(7)和蠶絲纖維(8)均設置有兩根,且沿內芯層(5)圓周方向交錯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層(6)中竹炭纖維和竹原纖維的質量比為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療纖維(3)中原料組成包括銣鐵硼磁粉、二氧化硅和PE,其質量比為1:3:2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療纖維(3)和銀纖維(4)的長度、粗細大小均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紗線本體(1)捻度為100~350t/m,強度為2~4g/den,拉伸強度為7%~14%。
7.一種抗菌醫用功能性紗線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精選木棉纖維進行清花、一次開棉、混棉、二次開棉、除雜和梳棉工序得到精梳棉纖維(7),制造蠶絲纖維(8),然后選擇兩根棉纖維(7)和兩根蠶絲纖維(8)進行并條工序,從而得到紗線本體(1)的內芯層(5);
S2、將竹炭纖維和竹原纖維通過混棉機進行混合均勻,對混合后的竹炭纖維和竹原纖維進行開清棉工序,然后將內芯層(5)放置在輸出羅拉上,將混合后的包覆層(6)設置在下排中空環錠上,通過環錠的旋轉退繞使混合后的包覆層(6)包覆在內芯層(5)外側從而得到芯紗(2);
S3、將銣鐵硼磁粉制備成磁石水溶液,在乙醇和氨水溶液環境下進行分散8min~15min,加入正硅酸乙酯,加熱烘干,利用超聲波粉碎,獲得磁石-二氧化硅復合納米顆粒,將PE顆粒放入反應釜內加熱熔化,然后向反應釜內添加磁石-二氧化硅復合納米顆粒攪拌熔化30min~35min,最后對漿液進行過濾、烘干處理得到復合填料,將得到的復合填料通入擠出機擠出成型,再經過牽引拉伸得到磁療纖維(3)成品;
S4、制備銀纖維(4),將芯紗(2)、銀纖維(4)和磁療纖維(3)按數量比1:1:1進行交捻并條處理,從而得到需要的紗線本體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740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