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親水涂層的輸卵管擴張球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6907.6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6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沈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桐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A61M29/04;A61M1/00;A61L29/08;A61L29/14;C08F283/06;C08F265/02;C08F220/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張靜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有 涂層 輸卵管 擴張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親水涂層的輸卵管擴張球囊,包括主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導管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接管,所述主導管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器,所述主導管的外圈固定連接有抽吸管,所述接管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球囊,所述球囊右側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引導管,所述引導管的外圈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外圈套裝有顯影環,所述引導管的內腔開設有吸附腔。該輸卵管擴張球囊,可以解決輸卵管堵塞問題,而且其球囊表面涂覆有親水涂層,不僅緩解了球囊擴張時帶來的不適感,還使得該輸卵管擴張球囊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殺菌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有親水涂層的輸卵管擴張球囊。
背景技術
輸卵管堵塞主要導致女性不孕,占女性不孕的25%至35%,輸卵管是起到運送精子、攝取卵子及把受精卵運送到子宮腔的重要作用,輸卵管堵塞,阻礙精子與受精卵的通行,導致不孕或宮外孕,繼發性輸卵管梗阻的發生率和PID的發生率直接相關,目前用介入的方法進行再通因操作簡單、方便有效,技術要求不高,在各級醫院開展的非常普遍。由于輸卵管內部的結構并不是一條直通管,而常見的介入球囊是直的,會導致無法完全貼合輸卵管,并且還會使患者感到不適。由于球囊管粗于其他部分,在介入時導致的穿插刺痛感會更強,因此需要在球囊的表面設置一層親水涂層,增強其潤滑性、生物相容性,以降低患者的不適感。
但是,由于該球囊特殊的形狀,在擴充后為圓滑的弧形,收縮后變成半弧形折疊在一起,要求制備得到的親水涂層需要較好的彈性,附著穩定性,在球囊擴充后不易脫落,而且需要柔順性以及耐磨性都較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含有親水涂層的輸卵管擴張球囊,包括主導管1,所述主導管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接管2,所述主導管1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連接器3,所述主導管1的外圈固定連接有抽吸管4,所述接管2的右側固定連接有球囊5,所述球囊5右側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引導管6,所述引導管6的外圈開設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的外圈套裝有顯影環8,所述引導管6的內腔開設有吸附腔9。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球囊5為弧形形狀的囊體,所述球囊5在收縮時為半弧形折疊在一起。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球囊5的材質可以為聚氯乙烯、聚氨酯、尼龍、丙烯酸酯、聚醚醚酮等。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球囊5在收縮時的折疊葉的數量為10~20個,優選10~15個,例如可以為10、11、12、13、14、15 個。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影環8的外圈與引導管6的外圈為水平狀態。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影環8與引導管6為非固定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影環8的外徑與引導管6的外徑一致。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影環8的內圈與限位槽7的外圈緊密貼合。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影環8由不銹鋼材料制成的不透射線標記。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顯影環8的外徑為0.2~2mm,優選為0.5~1mm,例如可以為0.5mm,0.6mm,0.7mm,0.8mm,0.9mm, 1m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抽吸管4貫穿主導管1和接管2 的內腔,并穿過球囊5的內腔與引導管6固定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抽吸管4的中空腔與吸附腔9的半徑相等。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吸附腔9的半徑為0.1~1mm,優選為0.3~0.7mm,例如可以為0.3mm,0.4mm,0.5mm,0.6mm,0.7mm。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器3的左側一端與壓力擴充設備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桐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桐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69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