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槳軸承內外圈的鍛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6509.4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5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葛艷明;彭振;袁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金源高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K1/04 | 分類號: | B21K1/04;B21J1/00;B24B31/02;B24B31/12;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外圈 鍛造 工藝 | ||
1.一種變槳軸承內外圈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棒料,檢驗棒料成分為C: 0.95%~1.05%、Mn: 0.20%~0.40 %、Si: 0.15%~0.35%、P:≤0.027% 、Cr:1.3%~1.65% 、Ni:≤0.30% 、S:≤0.02%、Cu:≤0.25%、Mo:≤0.10%、(Ni+ Cu):≤0.50%,余量為Fe,用剪床從棒料切取所需短棒料作為坯料;
2)、使用一種鍛前處理裝置進行處理,處理時間為1.5~3分鐘,所述一種鍛前處理裝置,包括機架(1)、機殼(10)、電機支架(3)、清碴口(11)、內筒(12),所述機殼(10)焊接在機架(1)上,機殼(10)左側焊接有電機支架(3),機殼(10)下面呈漏斗狀焊接有清碴口(11),所述機殼(10)左右側還設置有活絡門(13)可打開放置和取出工件,所述內筒(12)兩側面通過固定在機殼(10)兩側面中心的帶座軸承(7)懸空支撐在機殼(10)內,所述內筒(12)右段形狀呈圓錐狀,左段形狀呈八角錐體狀,所述圓錐狀是右端直徑小,左端直徑大,所述八角錐體狀右端口徑小,左端口徑大,所述圓錐狀左端是所述八角錐體狀右端的內接圓,所述圓錐狀和八角錐體狀軸心同軸,所述內筒(12)右端焊接有小圓封板(9),所述小圓封板(9)上設置有可打開和鎖緊的小內活絡門(8)可放置工件,所述內筒(12)左端焊接有大圓封板(2),所述大圓封板(2)圓周邊緣上均勻開有12個以上長扁細型出渣口(14)且下部設置有可打開和鎖緊的內活絡門(17)可取出工件,所述內筒(12)內側全部固定有研磨材料(16),所述大圓封板(2)圓周外側固定有內齒圈(5),所述內齒圈(5)兩內側分別嚙合有兩個同樣大小的齒輪(6),所述兩齒輪(6)的軸心與內筒(12)的軸心線平行,所述兩個齒輪(6)分別固定在兩個同樣大小的電機(4)的傳動軸(15)上,所述電機(4)固定在電機支架(3)上,所述電機(4)開啟可通過齒輪(6)和內齒圈(5)帶動內筒(12)旋轉;
3)、將步驟2)所得坯料進行球化退火后浸涂有機高分子水溶液潤滑;
4)、將步驟3) 所得坯料進行擠壓預熱后,放入專用冷閉塞擠壓模具內,完成沖壓成型;
5)、對步驟4)完成的鍛件放入去應力時效處理機去應力;
6)、對步驟5)完成的鍛件進行探傷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金源高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金源高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650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