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5742.0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7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爭榮;汪洋;王凱亮;吳沖;耿宣;蘇軍劃;何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電環保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B9/08 | 分類號: | F28B9/08;F28D9/00;F22D1/50;C02F1/02;C02F1/06;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淑歌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濃縮 余熱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及方法。該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包括連通的脫硫單元和廢水濃縮系統,廢水濃縮系統包括連通的廢水池、廢水加熱器、閃蒸罐和冷凝器和低加凝結水系統,低加凝結水系統與廢水濃縮系統連通,系統包括發電機組、凝汽器、第一低加加熱器和高加加熱器。發電機組排出的熱量可以用于廢水加熱器中加熱廢水、在凝汽器出口的凝結水作為冷媒回收二次蒸汽的熱量,熱量進行了梯級利用,通過廢水濃縮系統,又將熱量歸還至低加凝結水系統,在該過程熱量幾乎未損失,又滿足了脫硫廢水處理所需的熱量,實現了廢水濃縮,解決了常規路線利用消耗高品質熱能的弊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絕大多數電廠采用石灰石濕法脫硫技術脫除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在運行中產生的脫硫廢水因成分復雜、污染物種類多,成為燃煤電廠最難處理的廢水之一。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化學沉淀法處理脫硫廢水,俗稱三聯箱沉淀處理法,但是該方法處理出水含鹽量較高,氯離子含量高,直接排放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為了實現脫硫廢水的零排放,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脫硫廢水深度處理工藝,如蒸發+結晶工藝相結合、預處理系統+蒸發濃縮系統相結合、預處理系統+結晶蒸發+分離干燥相結合、MVR蒸發結晶工藝等,深度處理工藝可以實現廢水中水的的回用,產生可回收鹽,但是也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回收鹽品位低、蒸發過程需要用較高品質的蒸汽,末級二次蒸汽品質太低,只能通過公用冷卻系統將熱量排向大氣,能耗高、投資大,廢水進行濃縮減量會使大量水分進入脫硫系統,導致脫硫塔蒸發量減少,甚至影響脫硫塔水平衡,處理廢水量受到煙氣溫度和負荷限制。
中國專利文獻CN207002312U公開了一種脫硫廢水低溫蒸發處理系統,該系統包括廢水加熱系統、廢水閃蒸處理系統、閃蒸蒸汽冷卻系統、廢水加熱熱源系統,脫硫裝置的脫硫廢水輸出管連接廢水閃蒸處理系統,廢水閃蒸處理系統連接廢水加熱系統,廢水閃蒸處理系統中的脫硫廢水流經廢水加熱系統被加熱后,進入廢水閃蒸處理系統的噴淋閃蒸機構進行閃蒸;廢水閃蒸處理系統的閃蒸蒸汽分兩路管路分別連接閃蒸蒸汽冷卻系統和廢水加熱熱源系統;閃蒸蒸汽冷卻系統接入閃蒸蒸汽和冷源,進行蒸汽冷卻和凝結水回收,該處理系統用到的蒸汽為中品質蒸汽,且蒸汽耗量較大,二次蒸汽熱量不能完全回收,熱量損失嚴重。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脫硫廢水進行減量濃縮需要大量高品質蒸汽、能耗高、熱量損失大等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及方法。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包括連通的脫硫單元和廢水濃縮系統,廢水濃縮系統包括連通的廢水池、廢水加熱器、閃蒸罐和冷凝器,所述廢水濃縮余熱回用裝置還包括低加凝結水系統,所述低加凝結水系統與所述廢水濃縮系統連通,所述低加凝結水系統包括,
發電機組,與所述廢水加熱器連通,以使來自發電機組的部分第一換熱介質與來自廢水池的廢水在所述廢水加熱器中換熱;
凝汽器,與所述發電機組連通,以使來自發電機組第三換熱介質凝結成液體;所述凝汽器與所述冷凝器的冷媒進口連通,來自凝汽器的部分液體作為冷媒與來自閃蒸罐的第二換熱介質在冷凝器中換熱,換熱后的冷媒從冷凝器的冷媒出口排出至低加凝結水系統;
第一低加加熱器,分別與所述凝汽器和所述發電機組連通,以使來自凝汽器的部分液體與來自所述發電機組的部分第一換熱介質在所述低加加熱器內換熱;
若干個連通的高加加熱器,與所述發電機組和所述第一低加加熱器連通。
所述廢水加熱器與所述凝汽器連通,以使在廢水加熱器中換熱后的第一換熱介質在凝汽器中凝結成液體;或,
所述廢水加熱器還與工藝補水單元連通,以使廢水加熱器中換熱后的第一換熱介質凝結成水用于工藝補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電環保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電環保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57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供電下垂系數優化控制方法
- 下一篇:攝像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