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針封裝工藝、對折插針治具機構及插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85278.5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17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5 |
| 發明(設計)人: | 喻世民;張鵬業;廖均克;包立;羅澤紅;喻序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鴻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105 | 分類號: | H01M50/105;H01M50/136;H01M50/609;H01M6/0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君君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裝 工藝 對折 插針治具 機構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插針封裝工藝、對折插針治具機構及插針裝置,所述插針封裝工藝包括:將留孔插針插入片狀鋁塑殼的第一半殼和第二半殼之間;所述第一半殼和/或第二半殼上設有開口的注液槽;將所述片狀鋁塑殼進行對折,使第一半殼與所述第二半殼相對設置,得到翻折鋁塑殼;對所述翻折鋁塑殼進行頂封,使開口的所述注液槽形成密封的注液腔;使所述留孔插針與所述翻折鋁塑殼分離,得到連通所述注液腔與所述翻折鋁塑殼外部空間的注液孔。本發明提供一種插針封裝工藝、對折插針治具機構及插針裝置,能解決片狀鋁塑殼對折頂封后注液孔容易溶膠堵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插針封裝工藝、對折插針治具機構及插針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地,參見圖1,紐扣電池包括紐扣電芯2和鋁塑殼,其生產過程如下:
①將成卷來料的鋁塑膜沖切成與紐扣電芯2大小相適配的片狀鋁塑殼1,片狀鋁塑殼1包括第一半殼101和一端與所述第一半殼101連接的第二半殼102(第一半殼101和第二半殼102的中部均設有開口朝上的注液槽103,后續完成封裝后,注液槽103便形成注液腔);
②所述紐扣電芯2包括電芯主體201和兩極耳202;將電芯主體201放置于片狀鋁塑殼1的中部位置(即第一半殼101和第二半殼102的連接位置附近),兩極耳202延伸至片狀鋁塑殼1外部;
③然后沿片狀鋁塑殼1的中線將第一半殼101和第二半殼102進行對折,使得電芯主體201被對折后的片狀鋁塑殼1包覆,兩極耳202則露出,片狀鋁塑殼1形成翻折鋁塑殼;
④接著對翻折鋁塑殼進行頂封(熱壓封邊),使翻折鋁塑殼形成一用于灌注電解液的注液腔(開口的注液槽103被封蓋,形成封閉的注液腔)。
由于后續需向注液腔注入電解液,故在進行熱壓封邊時,應當預留一連通注液腔和外部空間的注液孔。然而,頂封時存在熱輻射,熱輻射容易致使注液孔發生溶膠或者變形,導致電池進液口處未有合適的間隙流入電解液(熱輻射導致鋁塑膜溶膠進而粘連,加上紐扣電池體積較小,后續的注液機等均難以對其進行擴口)。
因此,需要一種工藝來解決片狀鋁塑殼對折頂封后注液孔容易溶膠堵塞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針封裝工藝、對折插針治具機構及插針裝置,能解決片狀鋁塑殼對折頂封后注液孔容易溶膠堵塞的問題。
為達以上目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插針封裝工藝,包括:
將留孔插針插入片狀鋁塑殼的第一半殼和第二半殼之間;所述第一半殼和/或第二半殼上設有開口的注液槽;
將所述片狀鋁塑殼進行對折,使第一半殼與所述第二半殼相對設置,得到翻折鋁塑殼;
對所述翻折鋁塑殼進行頂封,使開口的所述注液槽形成密封的注液腔;
使所述留孔插針與所述翻折鋁塑殼分離,得到連通所述注液腔與所述翻折鋁塑殼外部空間的注液孔。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對折插針治具機構,適用于上述的插針封裝工藝,其包括:
固定夾板;
旋轉針軸;
旋轉夾板,所述旋轉夾板通過所述旋轉針軸與所述固定夾板鉸接;
留孔插針,所述留孔插針的下端與所述旋轉針軸連接;當所述旋轉夾板繞所述旋轉針軸轉動至與所述固定夾板疊合時,所述留孔插針位于所述固定夾板和旋轉夾板之間。
可選的,所述固定夾板和旋轉夾板二者均套設于所述旋轉針軸的外部并與所述旋轉針軸轉動連接;
所述留孔插針與所述旋轉針軸固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鴻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鴻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52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