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打印消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85132.0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88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冉 |
| 主分類號: | B29C64/30 | 分類號: | B29C64/30;B33Y40/00;G10K11/16 |
| 代理公司: | 濟南鼎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賈國浩 |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印 消音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3D打印消音裝置,主要涉及消音器領域;包括圓柱狀的消音主體,所述消音主體的中部設有沿消音主體的軸向貫穿消音主體的主氣道;所述消音主體的一端設有進氣端面;所述消音主體的外壁上環形陣列設有若干個曲面擴張室氣道壁,相鄰兩個曲面擴張室氣道壁、進氣端面與消音主體的外壁之間的空間為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每個所述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與主氣道之間均設有若干個連接氣道;消音主體內環形陣列設有若干個共振腔,每個所述共振腔與所有的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之間均設有共振腔氣道;本發明能夠在較小空間內進行氣流分離,實現內外氣道分流和相互耦合,從而在降低噪音的同時,減小壓力升高量,能有效控制后座力的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音器領域,具體是一種3D打印消音裝置。
背景技術
消音管或由多個擴張室、共振腔等消音結構組成的消音氣道是消音器的核心裝置。典型的消音裝置主要有兩類結構:一種是通過多個消音碗的組裝形成多級擴張室達到一定的消音效果;另外一種是采用帶有多個孔洞的消音內管和消音筒共同形成消音共振腔,通過空氣柱的共振消耗聲能,達到消音效果。這些裝置多按照傳統制造工藝的方式進行零件結構設計和加工,因受到減材制造工藝的限制,組件數量多,裝配復雜,加工工序多,消音效果一般,消音阻力大,造成較大后退力,不易清潔,勤務性能差。
傳統消音裝置消音特征普遍為圓孔、圓柱體、錐體等簡單幾何面或者體單一或者組合而成,結構形式單一,消音效果一般。而且必須通過幾個或者十數個單體組件組裝而成,每個零件都必須進行加工,且公差配合復雜,制造工序復雜。特別使用在槍支消音器中,清潔和維護需要拆裝,對人員熟練程度要求高,勤務性能差。另外由于簡單幾何體組成的消音器裝置往往無法很好的解決消音和氣流阻力這兩個相互影響的特性設計,當達到較好的消音效果時,往往氣流阻力提高,帶來后座力提高的問題,會影響槍支射擊的精準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利用3D打印可實現的復雜結構,構建了一種新型消音裝置,提供一種3D打印消音裝置,本發明采用方程曲線構建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和一體式共振腔,能夠在較小空間內進行氣流分離,實現內外氣道分流和相互耦合,從而在降低噪音的同時,減小壓力升高量,能有效控制后座力的提高。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3D打印消音裝置,包括圓柱狀的消音主體,所述消音主體的中部設有沿消音主體的軸向貫穿消音主體的主氣道;
所述消音主體的一端設有進氣端面,所述進氣端面的中部設有與主氣道連通的進氣口,所述進氣端面的外徑大于消音主體的外徑;
所述消音主體的外壁上以消音主體的軸心線為中心,環形陣列設有若干個曲面擴張室氣道壁,相鄰兩個曲面擴張室氣道壁、進氣端面與消音主體的外壁之間的空間為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每個所述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與主氣道之間均設有若干個連接氣道;
在所述消音主體內,以消音主體的軸心線為中心,環形陣列設有若干個共振腔,每個所述共振腔與所有的耦合式曲面擴張室氣道之間均設有共振腔氣道。
優選的,所述曲面擴張室氣道壁的數量為8個,所述共振腔的數量為4個。
優選的,所述曲面擴張室氣道壁呈薄壁狀,所述曲面擴張室氣道壁包括若干個弧形凹陷板,相鄰兩個弧形凹陷板之間為弧形凸起板,每個所述弧形凹陷板的內側均布置有一個連接氣道。
優選的,所述消音主體遠離進氣端面的一端設有與共振腔連通的清潔孔。
對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冉,未經李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51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