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標識編碼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4752.2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5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向宇奇;畢可駿;王飛;徐庭銳;劉洋廷;簡紅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6 | 分類號: | 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陳藝文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標識 編碼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標識編碼方法,采用國家分配標識段+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的方式組成一條完整的溯源標識碼,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兼容企業內部標識新系統和原有系統的編碼規則。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為:企業自行配置編碼段數據源,數據源包括企業內部標識新系統和原有系統的數據源,然后采用編碼規則編輯器進行編碼規則自定義,對每一段數據源進行編碼,再按照預先確定的順序把生產全流程的數據源信息段組合就可以形成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當企業需要追溯以前生產的產品,只需要將定義好的內部編碼加上國家分配的企業前綴就能得到完整標識碼,然后推送給二級節點就可以實現。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業互聯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標識編碼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既是支撐工業互聯網網絡數據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也是實現工業互聯網數據共享共用的核心關鍵。標識解析體系由標識編碼和標識解析系統組成,其中“標識”是機器和物品的“身份證”,具有唯一性,采取逐級分配、分層管理。標識解析系統利用標識對物品和機器進行定位和查詢,從而實現全球供應鏈系統與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我國的標識解析系統分為三個層級:國際根節點、國家頂級節點、二級及以下其它服務節點。
標識編碼是指能夠唯一識別生產制造過程中機器、產品等物理資源以及算法、工序等虛擬資源的身份符號。標識的格式是“前綴/后綴”,前綴是標識解析體系下每個企業分配到的唯一編號,后綴是企業根據其內部標識規則生成的標識。
目前標識解析系統采用的是在企業入駐時,把企業內部標識系統進行改造,形成新的企業內部標識系統,使得生產的產品符合標識解析體系的要求,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是無法在標識解析體系中查詢到企業入駐前生產的產品。主要原因是企業原先生產的產品并沒有按照新的標識解析體系來進行編碼,標識解析體系與企業原有的內部標識系統的編碼規則的格式不兼容,因此無法進行查詢。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企業在接入標識解析體系時,企業原有的產品標識無法享受標識解析服務的問題,提供一種標識編碼方法,采用“國家分配標識段+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的方式實現統一標識管理。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標識編碼方法,采用國家分配標識段+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的方式組成一條完整的溯源標識碼,所述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同時兼容企業內部標識新系統和原有系統的編碼規則。
優選的,所述國家分配標識段在企業申請加入二級節點時統一分配,對區域位置信息、節點信息、企業信息進行規定,對企業進行唯一標識綁定。
優選的,所述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為:企業自行配置編碼段數據源,所述數據源包括企業內部標識新系統和原有系統的數據源,然后采用編碼規則編輯器進行編碼規則自定義,對每一段數據源進行編碼,再按照預先確定的順序把生產全流程的數據源信息段組合就形成企業自定義編碼規則段。
優選的,所述企業自行配置編碼段數據源包括日期時間、產品信息、物料信息、工序信息、測試信息、包裝信息。
優選的,所述編碼規則自定義包括設置存量標識的字符串長度、設定位置的字符串或者字符串清單、輸入標識樣例、標識匹配樣清單、標識規則合規測試、符合標識實際規則的正則表達式。
優選的,所述溯源標識碼推送給國家二級節點,在國家標識解析系統進行解析時,國家標識解析系統根據預先制定好的規則檢索出編碼包含的數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現有技術的劣勢在于標識解析體系只能查到企業改造后的生產產品的溯源信息,無法對企業原有產品標識提供服務。采用本發明的方法,自定義的編碼規則同時兼容企業內部標識新系統和原有系統的編碼規則,當企業需要追溯以前生產的產品,只需要將定義好的內部編碼加上國家分配的企業前綴就能得到完整標識碼,然后推送給二級節點就可以實現。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47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