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馬鈴薯原原種霧培—深液流無土栽培方法及其栽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4553.1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2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棟;蘇林富;楊小周;甄繼軍;張濤;陳彥雲;何隆;何鑫;丁虎銀;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西吉縣恒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0 | 分類號: | A01G31/00;A01G31/02;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寧夏合天律師事務所 64103 | 代理人: | 郭立寧 |
| 地址: | 756299 寧夏回***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鈴薯 原種 深液流 無土栽培 方法 及其 栽培 裝置 | ||
1.馬鈴薯原原種霧培—深液流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流程如下:
(一)基礎苗培育:1、苗木選擇:苗木選用水培脫毒苗,將試管苗在水培室通過水培,當苗齡達到20~25天,最大葉長3.0~3.5cm,株高18~20cm,莖粗2~3mm,長勢健壯的植株進行移栽定植;2、定植密度:植株定植于栽培板上,株距為10cm,行距采用寬窄行定植,寬行距22cm,窄行距14cm,平均株行距為10cm*18cm;
(二)苗木定植和清水噴霧生根:在遮陰的條件下進行苗木定植,定植的前2天采用60%—70%透光率的遮陽網遮陽。營養液池中加入足量清水,噴霧系統準備就緒:
1.清洗基質:定植前將水培壯苗用清水輕輕將基質沖洗干凈;
2.生根粉蘸根:清洗好的苗子用生根粉30mg/kg,侵泡5min,做蘸根處理,促進幼苗快速生根;
3.定植:將幼苗定植于栽培孔中,栽培孔大時,采用海綿固定,種苗外露5cm左右。箱體內13—15cm,使根系順暢;
4.清水噴霧生根:每架苗床移載定植滿后,撒清水順根,搭好保濕膜,開啟噴霧裝置,按時噴霧;
(三)低濃度營養液煉苗和正常營養液供給:(1)營養液的配方:
原原種霧培—深液流無土栽培營養液配置營養元素以MS營養液中所含的營養元素組分為依據,參考馬鈴薯的生物學特性及相關研究結果而定;大量元素以選用常規的生理酸性肥料為主,微量元素選用化學性試劑,通過實驗總結出了全生育前期營養液,1號、2號營養液在定植后到第60天左右使用,60天以后換用3號、4號和5號營養液;
馬鈴薯原原種霧培——深液流無土栽培技術營養液配方
(2)營養液的配制
營養液配置是確保在配置和使用時不會產生難溶性化合物的沉淀,均衡的營養液配方,正確的配制方法配制出來的工作營養液是不會有難溶性物質沉淀的;
(四)營養液管理:馬鈴薯原原種在不同的生育時期,對營養液濃度的要求也不一樣,苗期植株小,濃度可較低,生育盛期植株吸收量大,濃度應較高,開花之前為苗期,適宜的濃度為800μs/cm,——1000μs/cm,開花至結薯期適宜濃度為1000μs/cm,——1500μs/cm,結薯盛期適宜濃度1500μs/cm,——2500μs/cm;
在馬鈴薯生長期間做到營養液EC和pH跟蹤監測;通過定期測定營養的電導率EC值掌控營養濃度的變化;
(五)根系生長管理:1、幼苗期管理:(1)苗木定植后的1—2d內,日光溫室內用自動噴霧系統進行葉面補水,以保持植株葉片濕潤;(2)清水煉苗,苗木定植后栽培箱內先用清水噴霧煉苗2—3天;(3)低濃度營養液噴霧,清水噴霧后采用低濃度EC小于800-1000μs/cm的營養液噴霧,低濃度營養液噴霧煉苗5—7天;2、中后期營養液使用技術:(1)定植后7—60天:使用前期營養液EC:<1500μs/cm;定植60天后:采用后期營養液,EC:1500—2500μs/cm;3、植株生長管理:前期:當植株長到15—20cm時葉片達6片左右時,應下移植株,將地上莖下移到箱體內;下移時要把下部的葉片(大約2片)進行摘除;外露3-4片葉即可,下移8cm,一般下移3-4次,30cm左右;通過植株的下移和生長,使部分毛根要達到栽培箱營養槽中;后期:生長過程中要及時摘除下部枯黃老葉,加大通風,同時要搭架防止植株倒伏,避免病菌的傳播及病害的發生;
(六)環境條件控制:光照條件:當光照過強時通過拉蓋遮陽網的方式遮陰,主要是在定植幼苗1周內的時間和夏季最熱的時候進行,而在連續陰天光照不足時需及時補光;溫度條件:溫室內溫度保持在18—24℃,通風條件有保障,夏季及時通風,保持室溫正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西吉縣恒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寧夏西吉縣恒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455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無人機的送餐裝置
- 下一篇:圖片加載方法、裝置、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