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及公共交通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3451.8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9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余岑;李東風;潘攀;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24 | 分類號: | G01N1/24;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篤慶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體 檢測 裝置 公共 交通工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及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外殼、吸氣組件、氣體檢測組件;外殼內設有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風道,吸氣組件和氣體檢測組件安裝在外殼上,吸氣組件布置在風道內且位于進風口一側,氣體檢測組件位于出風口一側且其檢測端伸入風道內;風道具有導風段A,導風段A位于吸氣組件與檢測端之間,在進風口指向出風口的方向上,導風段A的橫截面積逐漸變小。本發明所提出的氣體檢測裝置及公共交通工具,風道具有導風段A,其結構對進入風道內的待測氣體起到壓縮集中的作用,檢測端檢測到的待測氣體單位體積內的濃度最大,提高檢測端對待測氣體的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共交通工具易燃易爆氣體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及搭載有氣體檢測裝置的公共交通工具。
背景技術
隨著公共交通的不斷完善,裝載人員越來越多,公共交通的安全變為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公共交通現有易燃易爆氣體檢測技術多采用發送端擴散和接收端接收的點對點的方式實現,普遍存在點數多、成本高、布線難等問題或者采用不可移動在上車站點進行檢測,及其不方便并且檢測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及公共交通工具。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包括:外殼、吸氣組件、氣體檢測組件;
外殼內設有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風道,吸氣組件和氣體檢測組件安裝在外殼上,吸氣組件布置在風道內且位于進風口一側,氣體檢測組件位于出風口一側且其檢測端伸入風道內;
風道具有導風段A,導風段A位于吸氣組件與檢測端之間,在進風口指向出風口的方向上,導風段A的橫截面積逐漸變小。
優選地,風道具有増風段,増風段位于導風段A與吸氣組件之間,増風段包括靠近吸氣組件的B段和靠近導風段A的C段,在進風口指向出風口的方向上,B段的橫截面積逐漸變小,C段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大。
優選地,外殼上設有用于控制吸氣組件開關的吸氣組件開關,吸氣組件與吸氣組件開關電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外殼內的用于檢測人體是否靠近的人體靠近檢測組件以及控制組件,人體靠近檢測組件與控制組件電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外殼上的用于顯示氣體檢測組件檢測結果的顯示界面,顯示界面與氣體檢測組件電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在外殼上用于檢測違禁品的報警組件,報警組件與氣體檢測組件電連接。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公共交通工具,搭載有上述的氣體檢測裝置。
優選地,上述氣體檢測裝置安裝在上述公共交通工具的出入口處。
本發明中,所提出的氣體檢測裝置及公共交通工具,風道具有導風段A,在進風口指向出風口的方向上,導風段A的橫截面積逐漸變小,導風段A的結構對進入風道內的待測氣體起到壓縮集中的作用,位于導風段A的出風處檢測端檢測到的待測氣體單位體積內的濃度最大,提高檢測端對待測氣體的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結構左視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結構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結構右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外殼內氣體流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結構左視圖。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結構正視圖。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結構右意圖。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氣體檢測裝置外殼內氣體流向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34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