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采集的患者體質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3256.5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5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鋒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動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16H80/00;A61B5/020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趙娟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采集 患者 體質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患者體質監測,具體涉及一種數據采集的患者體質監測系統,包括監測端、患者端和醫生端,所述監測端包括生理數據監測模塊、生理數據存儲模塊、天氣環境監測模塊,以及用于向患者端發送生理數據的生理數據發送模塊,用于監測患者呼吸頻率的呼吸監測模塊,用于監測患者心跳頻率的心跳監測模塊,用于將呼吸頻率、心跳頻率、天氣環境因素打包發送至患者端的數據打包發送模塊;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有效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能及時掌握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健康狀況、無法針對天氣環境因素對腦中風患者進行有效監測的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患者體質監測,具體涉及一種數據采集的患者體質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腦中風屬于臨床上常見的神經性疾病,由腦部突發血運障礙而導致,部分患者會出現意志障礙,腦中風的患者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2013年的國際物理與康復醫學世界大會的公開資料表明,我國擁有約700萬腦中風患者,這些患者中約有70﹪-80﹪留下殘疾后遺癥。
隨著近些年醫療水平的逐步提高,腦中風的治療效果已得到明顯提升,但患者治療后仍伴隨肢體功能障礙、吞咽障礙等,迫切需要康復治療。臨床實驗表明,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訓練(包括心理疏導、吞咽功能訓練和Bobath握手訓練)的中風患者在運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上明顯高于只采用普通護理的患者,康復訓練可顯著提高腦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
腦中風患者后續的康復過程較長,需要對患者的健康狀況以及體質狀況進行有效監測,以保證后續康復過程中醫生能夠及時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并且能夠針對性地給出康復意見和康復措施。此外,腦中風患者對天氣環境因素較為敏感,如何能夠針對天氣環境因素對腦中風患者進行有效監測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據采集的患者體質監測系統,能夠有效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能及時掌握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健康狀況、無法針對天氣環境因素對腦中風患者進行有效監測的缺陷。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數據采集的患者體質監測系統,包括監測端、患者端和醫生端,所述監測端包括生理數據監測模塊、生理數據存儲模塊、天氣環境監測模塊,以及用于向患者端發送生理數據的生理數據發送模塊,用于監測患者呼吸頻率的呼吸監測模塊,用于監測患者心跳頻率的心跳監測模塊,用于將呼吸頻率、心跳頻率、天氣環境因素打包發送至患者端的數據打包發送模塊;
所述患者端包括用于接收生理數據和打包數據并發送至醫生端的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存儲正常生理數據的正常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對接收生理數據、正常生理數據進行對比監測的數據對比監測模塊,以及用于根據對比監測結果生成報警信息的報警信息生成模塊;
所述醫生端包括用于向患者端配置正常生理數據的正常數據配置模塊,用于根據數據發送模塊發送的數據對患者進行健康狀況評價的健康評價模塊,以及用于存儲健康狀況評價形成健康檔案的健康檔案建立模塊。
優選地,所述數據對比監測模塊對接收生理數據、正常生理數據進行對比監測;
當存在接收生理數據與正常生理數據之間的差值大于閾值時,所述報警信息生成模塊根據超過閾值的接收生理數據生成相應的報警信息;否則,所述報警信息生成模塊不生成任何報警信息。
優選地,當所述報警信息生成模塊不生成任何報警信息時,所述數據發送模塊將接收生理數據發送至醫生端;
當所述報警信息生成模塊生成相應的報警信息時,所述數據發送模塊將接收生理數據、報警信息打包發送至醫生端。
優選地,醫生通過所述健康評價模塊對數據發送模塊發送的生理數據、報警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作出針對患者的健康狀況評價,并發送至患者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動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動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32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