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齊爾白鮭的人工繁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2506.3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71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鈺;程先友;蔡林鋼;高攀;侯玉軍;畢福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新疆賽湖漁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17;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張秋云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維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齊爾白鮭 人工 繁殖 方法 | ||
1.一種齊爾白鮭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親魚培育
齊爾白鮭發眼卵孵出后培育至全長2~3cm,在室外水泥流水池中投餌流水養殖,餌料為鮭鱒魚類飼料,經流水池培育5~6年,雌魚5+齡、雄魚4+齡可達性成熟,以此齊爾白鮭作為人工繁殖親本;
親魚池水深70~90cm,保持親魚池的進水流量穩定,出水口溶解氧保持在6mg/L以上,親魚培育水溫控制在17~19℃,產前3個月水溫控制在12℃以下,產卵期水溫控制在4~12℃,池水每小時交換2次;
初產魚在產前6個月入親魚池培育,經產魚產卵后即入親魚池培育,每平方米放養6~8kg,雌、雄親魚可混養,雌、雄親魚數量配比為1:2,產前1個月將雌、雄親魚分池飼養;
采卵前6個月開始投喂親魚飼料,親魚飼料為鮭鱒魚類成魚飼料,日投餌率:產卵期前1個月和采卵后1個月為魚體重的0.5%,產卵期為0.3%,其他時間為0.7~1.0%,每日早中晚分三次投喂;
產前1個月強化培育:增加水流刺激以促進親魚性腺成熟,進水流量由平時的0.3m3/h提升至0.4m3/h;強化營養,選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鮭鱒魚類飼料;
親魚池周圍保持安靜,每日早中晚三次巡池,注意觀察親魚攝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排水口溶解氧低于6mg/L時,應及時增加注水量或采取其他增氧措施,及時清除池中的殘餌、糞便及病、死魚,保持魚池清潔;
(2)親魚的檢查
選擇體質健壯、活潑、無病、無傷、無畸形的齊爾白鮭作為親魚;
性成熟雌魚腹部膨大柔軟,生殖孔紅腫外突,上提尾柄時,兩側卵巢下垂,輪廓明顯,輕壓腹部有卵粒流出;性成熟雄魚腹部較硬,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人工采卵授精
在繁殖期,每隔5~7d按照步驟(2)的鑒別方法進行一次成熟度鑒別,及時對已成熟的雌魚進行采卵;
齊爾白鮭的人工采卵授精在避光的環境中進行,每3~5尾雌魚為一組,用毛巾擦干雌魚體表水分,魚體頭朝上,尾部斜向下對著盆擠卵,要求卵粒沿盆邊流入,避免魚卵離盆過高造成損傷,擠卵時,一只手抓尾柄用胳膊托住魚體,另一只手從前向后輕壓魚腹部,先采出的數粒魚卵舍棄,如出現帶血絲的卵粒,應立即停止采卵;
按雌:雄=1:2的數量比進行配比,將與采卵雌魚相對應的雄魚精液迅速擠入已采好的魚卵中,用羽毛輕輕攪拌,使精卵均勻混合;向盆中加入與精卵等體積的水,輕輕攪拌混勻,靜置3min;用清水洗去精液及卵盆中的雜物,漂洗至卵盆中的水清澈無雜質,向卵盆中加滿水,加蓋靜置60min,使卵充分吸水膨脹,每20min攪動一次受精卵,防止其互相粘連,將盆中的水倒出后向盆中加入與受精卵等體積的清水反復沖洗60min,直至卵失去粘性;
(4)受精卵質量鑒別
優質受精卵顏色呈淡黃色或白色,卵粒飽滿、圓潤,透明,能觀察到細胞分裂,卵粒擠出時呈粘稠狀;劣質受精卵呈白色,卵粒不圓,有棱角,不透明,不能觀察到細胞分裂,卵粒擠出時呈稀水狀,孵化時將優質受精卵與劣質受精卵分開孵化;
(5)人工孵化
采用維氏孵化器進行受精卵的孵化,每瓶裝50萬粒受精卵,孵化器放置在有遮光和防震條件的孵化室內進行流水孵化,孵化用水要澄清,溶氧量大于6.5mg/L,孵化水溫為3~5℃;
孵化器進水量根據魚卵發育的不同階段不斷增大,以魚卵全部上下翻滾但不溢出孵化器且不缺氧為準;每日用虹吸法吸出孵化器上層的死卵;每日用羽毛攪動瓶中魚卵3~4次,防止其粘貼瓶壁形成死角;發眼前,每隔4天用1/2000的福爾馬林溶液對孵化器中受精卵消毒15min;每日觀察注入孵化器的水量,如發現管路淤塞、水量變小應及時疏通;
受精卵發眼后移入流水孵化槽中繼續孵化,及時揀出孵化槽中的死卵;每日早、晚各觀察一次,輕輕搖動孵化槽,使擠壓在下層的孵出魚苗能得到翻動,調整注水量,刷洗孵化槽,保持孵化槽水流暢通,嚴防缺氧窒息;大量出苗后,用小濾網去除油膜、卵皮及死卵;
(6)魚苗池塘培育
魚苗在流水孵化槽內經過10天以上的卵黃囊吸收期,當約一半水花平游時,開始投喂開口餌料鹵蟲無節幼體,起初少量投喂,每尾每日約50個鹵蟲無節幼體,1次投喂;后期根據魚苗攝食情況大量投喂,每尾每日約300個鹵蟲無節幼體,分3次投喂;
待魚苗全長至1.5cm時下塘,以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為食;池塘水溫控制在15℃,每日定時監測水溫,并做好相關記錄,水溫過高時通過換水來降低水體溫度;定期監測pH值、溶氧和氨氮,發現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每日定時觀察水質及魚苗活動情況,定期檢查魚苗的攝食、生長及疾病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待魚苗全長至3~5cm可進行放流,放流從6月上旬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新疆賽湖漁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所;新疆賽湖漁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250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