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82183.8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8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崔鐵軍;閆瑞婷;湯文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表面 離激元 傳輸線 抗干擾 靈敏度 測試 方法 | ||
1.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仿真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外加空間電磁波干擾源,利用傳輸線在電磁波干擾輸出信號幅度與無干擾源情況下輸出信號幅度的線性疊加關系,得到待測傳輸線對空間電磁波的抗干擾靈敏度;
該測試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待測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模型,其結構左右對稱,包括同軸連接器、一段傳統的傳輸線形式、過渡裝置和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段,得到未受干擾的傳輸線傳輸系數S210;
S2)建立空間電磁波干擾源模型,設置平面波場源,使用仿真軟件CST微波工作室設置極化方式,并在場監視器中設置空間電磁波干擾源,得到空間電磁波干擾信號;
S3)建立傳輸線干擾模型,導入待測傳輸線模型并通過場源導入空間電磁波干擾源,調整干擾源與待測傳輸線的相對位置,使得干擾源位于傳輸線所在平面上方一定高度且其中心對準傳輸線的中心;
S4)在傳輸線干擾模型中設置傳輸線輸入端口與干擾源同時進行激勵,得到待測干擾的傳輸線傳輸系數S21i;
S5)干擾的傳輸線傳輸系數S21i與未受干擾的傳輸線傳輸系數S210的差值可作為待測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軟件CST微波工作室是自帶的平面波激勵源產生所述的空間電磁波干擾源,而不依賴于額外的輻射天線性能,圓極化輻射方式實現簡單,運行仿真模型所需計算機算力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間電磁波干擾源的極化方式設置為圓極化平面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間電磁波干擾源位于傳輸線所在平面正上方,平面波入射方向垂直于待測傳輸線的傳輸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波場源設置其縱向長度小于待測傳輸線模型中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段長度,并且干擾源中心與待測傳輸線的中心間距離不能過遠以有效降低由待測傳輸線組成結構之一的過渡裝置通過引入結構不連續性導致抗干擾靈敏度測試結果產生影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間電磁波干擾源的頻率范圍設置覆蓋待測傳輸線的通帶范圍,以實現全頻段覆蓋的電磁波干擾,得到廣譜的抗干擾靈敏度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表征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抗干擾靈敏度選取的是待測傳輸線在有/無空間電磁波干擾兩種情況下的傳輸系數的線性值做差,可以精確、有效的表征待測傳輸線對空間電磁波的抗干擾靈敏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表面等離激元傳輸線對空間波電磁波抗干擾靈敏度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統的傳輸線形式為共面波導、微帶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218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