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1433.6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83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H04W56/0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輝;麥小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gnr 小區 配置 計算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1.一種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包括:
獲取到目標小區的3GPP協議后,根據所述3GPP協議的規定內容生成參考點;
根據所述參考點的絕對頻率與頻率偏移量、子載波頻率相加等于SSB頻點的絕對頻率的關系,選出滿足NR絕對頻率信道號的頻率柵格對齊要求的待定的SSB頻點;
判斷所述待定的SSB頻點是否符合全局同步信道號的頻帶范圍;
若是,則判定所述待定的SSB頻點為可用的SSB頻點;若否,則通過調整所述頻率偏移量,重新選出符合全局同步信道號的頻帶范圍的SSB頻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參考點的絕對頻率與頻率偏移量、子載波頻率相加等于SSB頻點的絕對頻率的關系,選出滿足NR絕對頻率信道號的頻率柵格對齊要求的待定的SSB頻點,具體為:
通過解析所述3GPP協議獲得用于計算SSB頻點的絕對頻率的算式如下:
absoluteFrequencyPointA+offsetToPointA×SCS×Nsc+ssbsubcarrierOffset×SCS=absoluteFrequencySSB-Nrb×Nsc×subCarrierSpacingSSB
其中,absoluteFrequencyPointA表示參考點A的絕對頻率;offsetToPointA表示SSB頻點相對參考點A的資源塊偏移;ssb_SubcarrierOffse表示SSB頻點相對參考點A的載波偏移;SCS表示公共資源的子載波間隔;Nsc表示子載波數;Nrb表示資源塊數;absoluteFrequencySSB表示SSB頻點的絕對頻率;subCarrierSpacingSSB表示SSB頻點的子載波間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可用的SSB頻點后,還包括:
在符合全局同步信道號的頻帶范圍的前提下,通過在所述可用的SSB頻點的基礎上增加步長得到新的可用的SSB頻點及由多個所述可用的SSB頻點組成的頻點集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SSB頻點的步長的計算方式:
根據SSB頻點的絕對頻率值范圍確定步長常數;
計算所述步長常數、公共資源塊的子載波間隔與子載波數的乘積以及同步信號塊的子載波間隔與子載波數的乘積三者之間的最小公倍數,所述最小公倍數即為SSB頻點的步長。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所述待定的SSB頻點是否符合全局同步信道號的頻帶范圍,包括:
根據SSB頻點的絕對頻率值范圍,查詢全局頻率柵格的全局同步信道號參數表,得出SSB點的絕對頻率與全局同步信道號的頻帶的函數關系;
根據所述待定的SSB頻點的絕對頻率以及所述函數關系,計算出所述待定的SSB頻點的全局同步信道號。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SSB頻點的絕對頻率值范圍的估算方式:
獲取運營商所選的頻帶號,并根據所述頻帶號,確定信道號范圍;
根據所述信道號范圍,從NR絕對無線頻率信道號參數表匹配對應的SSB頻點的絕對頻率值范圍。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信道號范圍從NR絕對無線頻率信道號參數表匹配對應的SSB頻點的絕對頻率值范圍,還包括:
根據所述信道號范圍從NR絕對無線頻率信道號參數表查找到對應的柵格步長、頻率偏移、信道號偏移;
所述全局頻率柵格乘以頻率信道號與所述頻率信道號偏移之差,再加上所述絕對頻率偏移量等于絕對頻率值。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5GNR小區的頻點配置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所述SSB頻點的子載波間隔的獲得方式:
根據所述頻帶號,查詢可用的同步信號柵格入口參數表,獲得對應的SSB頻點的子載波間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未經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143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