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及其生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0768.6 | 申請日: | 2020-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11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季翔;胡春宏;常蘋;王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東郁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莓 組培苗用 生根 培養基 及其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藍莓組培苗繁育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及其生根方法。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包括生根培養液,生根培養液包括以下組分:每升去離子水中添加0.440?0.446g MS培養基、18?22mg吲哚丁酸和4.8?5.3mg萘乙酸;所述生根培養液的pH為4.50?5.20。藍莓組培苗的生根方法為:截取藍莓苗頂芽,插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4?6周,即得。本申請中的生根培養基滿足了常規技術中瓶內生根無污染、環境條件可控和瓶外生根時間短、生根率高的需求;另外,本申請中藍莓組培苗的生根方法簡單易操作,降低了藍莓組培苗在培育的過程中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藍莓組培苗繁育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及其生根方法。
背景技術
藍莓又名越橘、藍漿果,屬杜鵑花科越桔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或小灌木。藍莓果實具有花青素、黃銅等多種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提高視力、抗衰老、防癌等功效,因其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價值和經濟價值而備受關注。伴隨國際需求量的不斷提升,世界藍莓的栽培面積、產量和生產數量不斷上升,對藍莓苗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藍莓組培苗的生根方法主要分為瓶內固體培養基生根和瓶外扦插生根。瓶內固體培養基生根的優點在于瓶內生根無污染,環境條件可控;瓶外扦插生根的優點在于生根時間短,只需35-45天,且生根率高于瓶內固體培養基生根,一般可達到85%左右。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瓶內固體培養基生根方法一般時間長(長達50-60天),且生根率較低;而采用瓶外扦插法生根難以精確調控外界環境條件例如溫濕度,易污染。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瓶內生根無污染、環境條件可控,又能符合瓶外生根時間短、生根率高的需求,本申請提供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及其生根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藍莓組培苗用生根培養基,包括生根培養液,所述生根培養液包括以下組分:每升去離子水中添加0.440-0.446g MS培養基、18-22mg吲哚丁酸和4.8-5.3mg萘乙酸;
所述生根培養液的pH為4.50-5.20。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生根培養液進行培育藍莓組培苗,環境條件例如溫濕度便于工作人員精確調控,降低了藍莓組培苗在培育的過程中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同時選用特定摻量的組分進行配制生根培養液,一定程度上有效促進了藍莓組培苗的生根,所用時間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根率,滿足了常規的瓶內生根無污染、環境條件可控和瓶外生根時間短、生根率高的需求,適合企業進行大規模量產。
優選的,所述生根培養液包括以下組分:每升去離子水中0.443g MS培養基、20mg吲哚丁酸和5mg萘乙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選用特定濃度的組分進行配制生根營養液,有利于生根營養液更好的促進藍莓苗頂芽的生根。
優選的,所述生根培養基在使用前,將生根培養液添加于裝有巖棉塊的組培瓶中,并將瓶內添加過多、巖棉塊不能吸收的生根培養液倒出,培養瓶密封,置于溫度121-123℃條件下,滅菌15-30min。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方案中的巖棉塊由美國奧塞斯公司生產,其作為藍莓瓶內的生根載體,具有耐高溫,不變形,吸水性強、透氣性強的特點。本方案在特定的條件下對生根培養基進行滅菌,降低有害菌類對藍莓苗頂芽生根的影響以及污染生根培養基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確保了藍莓苗頂芽的正常生根。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藍莓組培苗生根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藍莓組培苗生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截取藍莓苗頂芽,插入滅過菌的巖棉塊中,培養4-6周,得藍莓生根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東郁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東郁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07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