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信方法和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664.3 | 申請日: | 2019-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8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盧前溪 | 申請(專利權)人: |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W72/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聯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劉抗美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方法 設備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信方法和終端,可以實現存在至少一個載波或資源池的場景下,進行側行鏈路通信的資源選擇。該方法包括:第一終端根據至少一個載波或至少一個資源池對應的QoS配置和/或傳輸格式配置,從所述至少一個載波或所述至少一個資源池中,選擇第一載波或第一資源池;利用所述第一載波或所述第一資源池中,所述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進行通信。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980014754.3、發明名稱為“通信方法和設備”的分案申請。
本申請要求于2018年5月7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發明名稱為“通信方法和終端”,申請號為PCT/CN2018/085861的PCT申請,于2018年7月19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發明名稱為“通信方法和終端”,申請號為PCT/CN2018/096350的PCT申請,于2018年8月20日提交中國專利局,發明名稱為“通信方法和終端”,申請號為PCT/CN2018/101330的PCT申請,于2018年09月21提交中國專利局,發明名稱為“通信方法和設備”,申請號為PCT/CN2018/107120的PCT申請,以及于2018年11月01日遞交中國專利局,發明名稱為“通信方法和終端”,申請號為PCT/CN2018/113520的PCT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合并與此。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通信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車聯網系統采用了基于設備到設備(Device to Device,D2D)的一種側行鏈路(Sidelink,SL)傳輸技術,其與傳統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通信數據通過基站接收或者發送的方式不同,車聯網系統采用終端到終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頻譜效率以及更低的傳輸時延。
在側行鏈路的通信中,可以由基站為終端到終端之間的通信分配資源,也可以是終端采用偵聽(sensing)+預留(reservation)的資源選擇方式。
在側行鏈路的通信中,可以存在至少一個載波或資源池的場景,如何在該場景下進行資源的選擇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信方法和設備,可以實現存在至少一個載波或資源池的場景下,進行側行鏈路通信的資源選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側行鏈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終端根據至少一個載波或至少一個資源池對應的服務質量(Quality ofService,QoS屬性)配置和/或傳輸格式配置,從所述至少一個載波或所述至少一個資源池中,選擇第一載波或第一資源池;
利用所述第一載波或所述第一資源池中,所述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進行通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側行鏈路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終端根據至少一個資源對應的QoS屬性配置和/或傳輸格式配置,從所述至少一個資源中,選擇第一資源;利用所述第一資源,所述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進行通信。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終端根據所述終端的至少一個邏輯信道中待發送數據配置的傳輸格式和/或QoS屬性,選擇至少一個第一邏輯信道;
基于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邏輯信道的無線鏈路控制RLC協議數據單元PDU,所述終端生成媒體接入控制MAC PDU;
所述終端在目標資源上發送所述MAC PDU。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包括:終端向網絡設備發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待傳輸數據的傳輸格式。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包括:網絡設備接收終端發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待傳輸數據的傳輸格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6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