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79655.4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10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3 |
| 發明(設計)人: | 陽召成;賴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41 | 分類號: | G01S7/41;G06F18/241;G06F18/2415;G06N3/0464;G06N3/047;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雷達 人體 動作 識別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該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包括:對獲取的人體骨架數據進行模擬,得到模擬雷達回波數據;基于神經網絡模型對所述模擬雷達回波數據進行預訓練,得到預訓練模型參數;基于所述預訓練模型參數和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對人體動作的真實雷達回波數據進行優化訓練,得到目標識別模型;其中,所述目標識別模型用于對待識別的雷達回波數據進行識別,得到人體動作識別結果。減少了目標識別模型所需雷達回波數據的樣本量,一定程度上緩解雷達回波數據量不足的問題,并且提高了基于雷達數據對人體動作進行識別的準確度和適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人體動作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基于人體特征的智能識別在展開研究中。人體的姿態動作也是人體特征重要的一部分,能夠在一定場景之下直觀有效地傳遞人們想要表達的信息。人體動作種類豐富,具有特定意義,將在行為異常檢測、體感游戲交互、特殊人員監護等應用中發揮巨大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人體動作識別技術包括基于可穿戴設備的識別技術、基于視覺傳感器的識別技術以及基于雷達傳感器的識別技術。但是基于可穿戴設備的識別技術需要人員佩戴多個傳感器,容易引起用戶不適感,體驗感不佳,并且可穿戴設備只能識別特定人員的動作,無法應用至公共場合的安防監測等。基于視覺傳感器的識別技術極易受到光線影響,在惡劣天氣或者衣物遮擋環境下,識別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人員暴露在攝像頭下,容易泄露隱私。而基于雷達傳感器的識別技術,由于雷達具有隱私保護性、全天候工作、不受衣物遮擋等優勢,在未來有著廣闊的應用。然而現階段由于雷達技術受到缺乏大數據樣本和標注困難的問題,并未得到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以提高基于雷達數據對人體動作進行識別的準確度和適用性。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包括:
對獲取的人體骨架數據進行模擬,得到模擬雷達回波數據;
基于神經網絡模型對所述模擬雷達回波數據進行預訓練,得到預訓練模型參數;
基于所述預訓練模型參數和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對人體動作的真實雷達回波數據進行優化訓練,得到目標識別模型;其中,所述目標識別模型用于對待識別的雷達回波數據進行識別,得到人體動作識別結果。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雷達人體動作識別裝置,包括:
模擬雷達數據確定模塊,用于對獲取的人體骨架數據進行模擬,得到模擬雷達回波數據;
預訓練模塊,用于基于神經網絡模型對所述模擬雷達回波數據進行預訓練,得到預訓練模型參數;
優化訓練模塊,用于基于所述預訓練模型參數和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對人體動作的真實雷達回波數據進行優化訓練,得到目標識別模型;其中,所述目標識別模型用于對待識別的雷達回波數據進行識別,得到人體動作識別結果。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如本發明任一實施例所述的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本發明任一實施例所述的雷達人體動作識別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學,未經深圳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6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