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553.2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3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小龍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23/12;C08L59/00;C08L1/02;C08K13/04;C08K3/08;C08K5/3492;C08K5/523;C08K5/13;C08K5/18;C08K7/14;C08K5/0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阻燃 pe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各原料組分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縮醛樹脂、銅粉、阻燃劑、穩定劑、防老劑、潤滑劑、增塑劑、硬化劑、著色劑,其中,阻燃劑包括,三聚氰胺、磷酸三甲苯酯、氯化鈣,穩定劑包括對苯二酚、硅酮母料、甲基錫熱穩定劑,防老劑包括,N?苯基?2?萘胺、二苯胺,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鈉、硬脂酸鎂,增塑劑包括,濃鹽酸、環脂肪酸甲酯、磷酸甲酯,硬化劑包括,纖維素、玻璃纖維。本發明具有導熱效率高,并且還能具有優秀的耐水抗腐蝕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E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PE材料是聚乙烯材料的縮寫,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材料,具有低強度、硬度和剛性的材料,并且具有較低的熔點,但是聚乙烯卻有耐化學性,不易受到強酸強堿的腐蝕,因此在工業、生活中用途十分廣泛。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工業的迅速發展,普通的聚乙烯材料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生產需求,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總會出現因為環境的惡劣導致材料發生老化嚴重,變形的問題,并且隨著制作工藝的提升,在配方的選擇和工藝制備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在縮醛樹脂的加工過程中,會生成甲酸,甲酸具有腐蝕性,會對產品造成破壞,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外界環境惡劣,需要長時間與水、水蒸氣接觸,都會導致材料滲水,進而發生變形、老化、破裂,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不便,因此,發明一種新的,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產需求的PE材料就顯得十分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所述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聚乙烯15-20份、聚丙烯10-15份、縮醛樹脂10-15份、銅粉0.5-1份、阻燃劑4-6份、穩定劑5-8份、防老劑4-6份、潤滑劑5-7份、增塑劑1-4份、硬化劑5-7份、著色劑1-3份。
進一步的,所述阻燃劑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三聚氰胺0.2-0.5份、磷酸三甲苯酯0.5-0.7份、氯化鈣1-3份。
進一步的,所述穩定劑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對苯二酚2-4份、硅酮母料5-10份、甲基錫熱穩定劑10-15份。
進一步的,所述防老劑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N-苯基-2-萘胺2-4份、二苯胺1-3份。
進一步的,所述潤滑劑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硬脂酸鈉5-7份、硬脂酸鎂5-7份。
進一步的,所述增塑劑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濃鹽酸0.2-0.5份、環脂肪酸甲酯5-10份、磷酸甲酯2-6份。
進一步的,所述硬化劑各組分原料如下,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纖維素2-4份、玻璃纖維2-4份。
一種高強度阻燃PE材料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將聚乙烯、聚丙烯、縮醛樹脂,混合,加熱至200-250℃,使其變為熔融狀態,加入銅粉,500-600r/min攪拌,得到混合物A;
(2)向混合物A中加入氯化鈣、硅酮母料、甲基錫熱穩定劑,進行500-600r/min攪拌,加入三聚氰胺、磷酸三甲苯酯,加熱至180-200℃,獲得混合物B;
(3)向混合物B中加入濃鹽酸、環脂肪酸甲酯、磷酸甲酯,500-600r/min攪拌,得到混合物C;
(4)向混合物C中,加入N-苯基-2-萘胺、二苯胺,加入對苯二酚,加熱至160-180℃,500-600r/min攪拌,加入亞硝酸鈉,攪拌,得到混合物D,開始降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小龍,未經劉小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55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