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道岔自動打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551.3 | 申請日: | 2020-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89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林鳳濤;翁濤濤;吳濤;龐華飛;鄒亮;江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B31/17 | 分類號: | E01B31/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岔 自動 打磨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軌道岔自動打磨方法,該方法在測量被打磨鋼軌的廓型,依據既有廓形確定打磨的目標廓形,根據檢測的道岔情況分析需要打磨的位置;根據被測鋼軌廓型的參數,與目標廓型參數比較,制定打磨模式,打磨模式主要包括打磨壓力和角度以、打磨作業速度,確定重點打磨區域;該打磨裝置進入指定位置;確定打磨遍數,某點打磨遍數就是砂輪在該點的打磨次數;機械臂調整好打磨角度;打磨頭對準需要打磨區域;對低接頭、低塌焊縫和高低不良處所進行起道搗固;對低接頭、低塌焊縫進行打磨;對焊縫和接頭提前進行廓形修理;對嚴重失效的膠墊進行更換,特別是轉轍部分,恢復鋼軌標準的軌底坡;因為使用機械臂,使得能在空間內更多打磨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設備打磨領域,尤其是涉及到鐵路鋼軌道岔打磨的技術方案。
背景知識
道岔不僅是鐵路線路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比較薄弱地段,道岔在列車長期運行條件下,受自然環境、自身質量、列車運行等因素影響下,道岔鋼軌會產生掉塊、魚鱗紋、波紋、肥邊等病害,由于道岔轍岔部位和轉轍部分軌件斷面角度受結構影響,大型打磨機無法進行打磨,而對受限區域軌件采用小型打磨機進行打磨,使道岔內軌件得到有效的保護,能夠有效的延長其使用壽命。
鋼軌修理是深入推進維修體質改革,全面提高設備質量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鋼軌修理,解決了幾何尺寸無法保持、線路翻漿泛白、零配件失效松動、超厚墊、軌件傷損、假軌距等病害,起到延長鋼軌和軌件使用壽命、減少動靜態病害產生的效果,最終實現線路設備質量的提高和維修周期的延長。其中,大機打磨道岔主要是通過道岔打磨車對岔區鋼軌輪軌接觸面進行打磨,以消除鋼軌表面不平順、軌頭表面缺陷,特別是能對軌頭輪廓進行修理并趨近于設計廓形,從而能夠改變輪軌關系,提高列車過岔的平順性,降低輪軌共振、實現減緩鋼軌表面缺陷的發展,延長道岔軌件使用壽命的目的。但受到道岔結構及打磨車本身構造的限制,尖軌、叉心等部位無法打磨。所以采用小機進行補充打磨是十分必要的。得到明顯提高,收效顯著。
當前我國對鋼軌道岔打磨在技術上較原始、落后,官方的明令法規并沒有成行,再利用技術落后、科技含量低,大多數都是憑借工人純手工完成對道岔打磨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提高生產效率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出發,提供一種鋼軌道岔自動打磨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鋼軌道岔自動打磨方法,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主要工作流程如下:1、測量被打磨鋼軌的廓型,依據既有廓形確定打磨的目標廓形,根據檢測的道岔情況分析需要打磨的位置;2、根據被測鋼軌廓型的參數,與目標廓型參數比較,制定打磨模式,打磨模式主要包括打磨壓力和角度以、打磨作業速度,確定重點打磨區域;3、該打磨裝置進入指定位置;4、確定打磨遍數,某點打磨遍數就是砂輪在該點的打磨次數;5、機械臂調整好打磨角度;6、打磨頭對準需要打磨區域;7、對低接頭、低塌焊縫和高低不良處所進行起道搗固;8、對低接頭、低塌焊縫進行打磨;9、對焊縫和接頭提前進行廓形修理;10、對嚴重失效的膠墊進行更換,特別是轉轍部分,恢復鋼軌標準的軌底坡;11、因為使用機械臂,使得能在空間內更多打磨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附圖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實例的結構圖
1、鋼軌
2、桁架
3、行走齒條
4、行走齒輪
5、裝置支撐底盤
6、機械臂基座
7、打磨輪
8、機械手底座旋轉關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交通大學,未經華東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5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