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屬耐磨性與耐腐蝕性的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306.2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3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蒲家飛;汪洪峰;劉勝榮;宋娓娓;王興蓉;董旗;葛小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56 | 分類號: | G01N3/56;G01N17/00;G01N1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萬正平 |
| 地址: | 24504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耐磨性 腐蝕性 檢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耐磨性與耐腐蝕性的檢測裝置,包括:底部設置通孔并容納有電解液的電解池;設置于所述通孔下方的導電旋轉機構,用于帶動待檢測金屬旋轉;從所述電解池的池口伸入到所述通孔中的摩擦副構件,用于與封堵所述通孔中電解液并隨所述導電旋轉機構旋轉的待檢測金屬構成一對摩擦副;用于將所述電解液與電化學工作站電連通的參比電極與導電電極;用于將待檢測金屬與電化學工作站電連通的工作電極。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本發明能夠為金屬的耐磨性與耐腐蝕性提供共同的檢測環境,解決在先技術中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的檢測準確度不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性能檢測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金屬耐磨性與耐腐蝕性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材料試樣的耐腐蝕性和耐磨性檢測,是金屬材料在工程應用中的重要性能指標。通常,通過參比電極、導電電極和工作電極構建三極體系,結合電化學工作站進行電化學腐蝕性試驗,檢測金屬的耐腐蝕性。而對于金屬的耐磨性,則是在旋轉工作臺上構建摩擦副,對金屬進行回轉磨損,從而完成檢測。所以說,目前上述的兩種性能檢測都是建立在相互獨立的理想環境中進行的試驗。
但是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金屬材料會在腐蝕環境中發生磨損的同時,磨損后的金屬材料表面也會發生腐蝕現象,二者是同步進行、相互干涉影響的。因此,按照傳統方法,獨立地對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進行檢測,無法獲取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的準確檢測結果。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中所提出的在先技術缺陷——無法獲取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的準確檢測結果,本發明提出了一個目的,即,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考慮到,在對金屬材料性能檢測過程中,耐腐蝕性和耐磨性之間的檢測現象是相互影響干涉的,如果對二者分別進行檢測,則勢必不能解決前述缺陷以及由其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因是之故,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在綜合考慮了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相互影響的實驗環境后,通過采取將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的檢測融為一體的技術手段,至少提供一種可以同時對金屬的耐磨性與耐腐蝕性進行檢測的裝置,以解決在先技術中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的檢測準確度不高的問題。
更進一點講,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耐磨性與耐腐蝕性的檢測裝置,包括:
底部設置通孔并容納有電解液的電解池;
設置于所述通孔下方的導電旋轉機構,用于帶動待檢測金屬旋轉;
從所述電解池的池口伸入到所述通孔中的摩擦副構件,用于與封堵所述通孔中電解液并隨所述導電旋轉機構旋轉的待檢測金屬構成一對摩擦副;
用于將所述電解液與電化學工作站電連通的參比電極與導電電極;
用于將待檢測金屬與電化學工作站電連通的工作電極。
在本發明中,將待檢測金屬封堵在該通孔上,從而實現電解液與待檢測金屬的接觸,同時將摩擦副構件從電解池的池口處伸入所述通孔中與待檢測金屬抵觸相接構成一對摩擦副;進而,繼續設置參比電極、導電電極與工作電極,分別將待檢測金屬、電解液與電化學工作站電連通。由此,為金屬的耐磨性與耐腐蝕性提供了共同的檢測環境,實現了對金屬的耐磨性與耐腐蝕性進行一體化、同時性的檢測,解決了在先技術中金屬耐腐蝕性和耐磨性的檢測準確度不高的問題。
在一些技術方案中,所述檢測裝置還包括:用于提供密封環境的箱體,所述電解池與所述導電旋轉機構設置于所述箱體中,所述導電旋轉機構的底部穿過所述箱體的底部,用于與外部的動力源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學院,未經黃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3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光電儲熱系統及儲熱方法
- 下一篇:一種膠囊儲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