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別牦牛奶摻假的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147.6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15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韋曉群;陳元佳;李夢霜;張世偉;馮沛彥;成杰;孫琳媛;莫惠欣;鄭玲燕;胡浩鑫;李夢婷;雷紅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4 | 分類號: | G01N33/04;G01N27/12;G06K9/62;G06N20/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趙崇楊 |
| 地址: | 51064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牦牛 摻假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鑒別牦牛奶摻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采集牦牛奶真樣品和假樣品,分別將樣品裝入電子鼻檢測玻璃樣品瓶中,加入鹽類化合物過飽和得到待測樣品;
S2.對步驟S1的待測樣品進行電子鼻測試,樣品傳感器清洗時間設為50~80s,自動調零時間8~15s,預進樣時間4~8s,樣品測試時間120s,進樣流量為500~700mL/min,初始噴射流與室流量為130~180mL/min;
S3.選擇電子鼻測得的各樣品在60~105s的數據,導入化學計量學軟件進行數據前處理;
S4.將牦牛奶真樣品、假樣品處理后的數據劃分為訓練樣本集和驗證樣本集;
S5.利用訓練樣本集建立牦牛奶鑒別模型;
S6.取待測樣品根據步驟S1~S3獲得待測樣品電子鼻測試數據,再調入步驟S5所建立的鑒別模型中進行真偽的鑒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所述待測樣品為取2~8mL液體奶裝入電子鼻檢測玻璃樣品瓶中,同時加入鹽類化合物過飽和得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所述假樣品為與牦牛奶真樣品不同種類的奶,不同品種的牛奶或不同品牌的牛奶,或在牦牛奶真樣品中摻入其他牛奶制得的混合奶樣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所述化學計量學軟件為Simca軟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imca軟件進行數據前處理模式為帕累托標度模式(Par)。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所述各樣品的數據為待測樣品第一次檢測得到的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建立鑒別模型后,還包含對模型驗證的步驟:使用訓練樣本集和驗證樣本集內的樣品第一次檢測在60~105s的數據對該模型分別進行內部驗證和外部驗證。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所述利用訓練樣本集建立牦牛奶鑒別模型具體是:選取牦牛奶真樣品數據設為訓練集C組,假樣品數據設為訓練集F組,真假牦牛奶的判別模型基于訓練集的設定進行建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對每個樣品測量的前后,傳感器都進行清洗和標準化。
10.權利要求1~9所述方法在鑒別牦牛奶真偽方面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農業大學,未經華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14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程序邊界測試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高溫結晶巖石冷沖擊致裂實驗系統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