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苜蓿-芽孢桿菌聯合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79123.0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57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琪;邢穎娜;張強;王加寧;陳貫虹;傅曉文;季蕾;李天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9C1/10 | 分類號: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竹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苜蓿 芽孢 桿菌 聯合 修復 重金屬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一種苜蓿-芽孢桿菌聯合修復重金屬鎘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將苜蓿種植在有重金屬鎘污染的土壤中,施用芽孢桿菌菌劑,然后進行常規栽培管理至苜蓿收獲;
將重金屬污染土壤翻整后播種苜蓿種子,苜蓿種子發芽后在其根際土壤中接種芽孢桿菌菌劑,苜蓿生長90~120天后,收獲植物地上部分,集中處置,地下部分留在土壤中,再進行新一輪的苜蓿播種和芽孢桿菌接種,直至污染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所述芽孢桿菌菌劑稀釋至活菌濃度為(1~5)×108CFU/mL,接種比例為每次每平方米350~650mL,自苜蓿種子發芽后3~4周時間內,每周接種1~2次,苜蓿收獲前不再施用菌劑,然后進行常規栽培管理至苜蓿收獲;
所述芽孢桿菌為枯草芽孢桿菌TTL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孢桿菌菌劑利用農業廢棄物基質發酵制得,所述農業廢棄物為農作物秸稈,包括玉米、小麥、水稻、高粱、甘蔗、薯類、棉花之一或二者以上;所述農業廢棄物是處理后作為基質,具體為:將農作物秸稈粉碎長度為1~3cm,保持含水率55~70%,有氧發酵20~40天,滅菌后作為發酵基質。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苜蓿種子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播種密度為每平方米200~500株,播種后定期澆水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55%~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未經山東省科學院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12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剁餡子裝置
- 下一篇:一種植筋膠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