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鑄造組合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9030.8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1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廣仕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巢湖市宏順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0 | 分類號: | B22C9/00;B22D27/04;B22D27/09;B22D46/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申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8 | 代理人: | 梁維尼 |
| 地址: | 238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鑄造 組合 模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鑄造組合模具,包括模具主體、模具活動控制機構和澆筑調節機構。模具主體的頂部內側活動連接有模具活動控制機構,模具活動控制機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澆筑調節機構,模具主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多類型組合機構,多類型組合機構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模具緩沖底座墊,多類型組合機構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散熱側渦輪,散熱側渦輪很好的體現了該裝置的高效散熱性,活動控制刻度很好的體現了該裝置的控制準確性,多類型組合機構很好的體現了該機構的多功能一體性,澆筑調節機構很好的達到了調節澆筑速率的效果,模具活動控制機構很好的體現了該裝置的活動控制便捷性,適用于機械鑄造技術領域的使用,在未來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鑄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鑄造組合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競爭的日益全球化,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凈出產模具最多的國家,在生產中各加工企業普遍利用模具進行生產,其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模具是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經越來越受到各行業、各工業部門的重視,不僅能夠減少材料的消耗還能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現有模具的澆筑結構均為固定澆筑量設計,無法很好的控制澆筑速率,可調節性不足,由于該模具設置有多種組合類型的澆筑槽,且現有的模具澆筑口大多為固定設計,無法很好的對不同位置的澆筑槽進行靈活澆筑,活動性不足,同時現有的模具大多為固定槽型設計,不同的澆筑元件需要用不同的模具進行澆筑,一體組合性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可調節性不足、活動性不足和一體組合性不足)的問題,提供一種鑄造組合模具。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鑄造組合模具,包括模具主體、模具活動控制機構和澆筑調節機構,所述模具主體的頂部內側活動連接有模具活動控制機構,所述模具活動控制機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澆筑調節機構,所述模具主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多類型組合機構;
所述模具活動控制機構的一端活動連接有縱向活動桿,所述縱向活動桿的一側活動連接有縱向活動導輪,所述模具活動控制機構的底部活動連接有橫向活動桿,所述橫向活動桿的內部底部固定連接有活動驅動電機,所述活動驅動電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驅動控制桿,所述活動驅動電機的底部活動連接有驅動導輪;
所述澆筑調節機構的中間部位固定連接有澆筑泵,所述澆筑泵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澆筑口,所述澆筑泵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澆筑腔,所述澆筑泵的一側活動連接有澆筑泵一體變阻器,所述澆筑泵一體變阻器的中間部位活動連接有變阻導桿,所述變阻導桿的一側活動連接有變阻調節鈕;
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澆筑多口徑槽組,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中間部位固定連接有方形澆筑槽,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底部一側固定連接有螺母澆筑槽,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底部中間部位固定連接有齒輪澆筑槽,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底部另一側固定連接有螺釘澆筑槽。
優選的,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模具緩沖底座墊。
優選的,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頂端一側固定連接有受力握持柄。
優選的,所述多類型組合機構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散熱側渦輪。
優選的,所述模具主體的前面頂部固定連接有活動控制刻度。
優選的,所述模具主體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器具一體收納槽。
優選的,所述模具活動控制機構是由一端的縱向活動桿,縱向活動桿一側的縱向活動導輪,底部的橫向活動桿,橫向活動桿內部底部的活動驅動電機,活動驅動電機頂端的驅動控制桿和活動驅動電機底部的驅動導輪共同組合而成。
優選的,所述澆筑調節機構是由中間部位的澆筑泵,澆筑泵頂部的澆筑口,澆筑泵底部的澆筑腔,澆筑泵一側的澆筑泵一體變阻器,澆筑泵一體變阻器中間部位的變阻導桿和變阻導桿一側的變阻調節鈕共同組合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巢湖市宏順機械鑄造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巢湖市宏順機械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90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