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絕緣子污閃監測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8666.0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55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崇智;魏曉東;劉靜;王婷延;宋浩永;李助亞;吳培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帥 |
| 地址: | 51063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絕緣子 監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絕緣子污閃監測裝置及方法,光電探測器分別感應紫外濾光片和藍光濾光片上的紫外模擬信號和藍光模擬信號,并將紫外模擬信號和藍光模擬信號發送至主控電路板;主控電路板中的信號采集單元對輸入的紫外模擬信號和藍光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后得到數字信號,并通過主控電路板中的發送單元將所述數字信號發送至信號發射單元,通過信號發射單元發送至后臺,以便后臺根據該數字信號對絕緣子的污閃情況進行夜間監測;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避免人工定期巡檢以及監測參數不準確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且該裝置實現了全面、實時的在線監測,降低了監測成本,提高了監測的及時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電線路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絕緣子污閃監測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輸電線路的總長度和電力輸送跨距也在不斷增加。輸電桿塔上的絕緣子,作為一種特殊的絕緣控件,能夠在架空輸電線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輸電線路橫跨面積廣、地理條件復雜,因雷擊、大霧、污閃而引起的輸電線路跳閘事故也日益增多;其中,桿塔污閃作為輸電線路的主要事故之一,對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帶來嚴重威脅,造成巨大損失。
目前,對絕緣子放電的監測主要是通過巡視人員爬桿定期對懸掛的空絕緣子表面的灰塵帶回實驗室進行人工處理后測定,但這種方法測量工作量大、工作效率較低,且輸電線長期處于高壓狀態,表面場強較強,可靜電吸附粉塵,比不帶電的空絕緣子污穢程度高,測量難度較大,使得空絕緣子污穢度測量結果不準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決上述的技術缺陷之一,特別是現有技術中桿塔污閃監測的工作效率較低、測量結果不準確的技術缺陷。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絕緣子污閃監測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安裝于桿塔上,且所述殼體的側壁上方安裝有窗片,所述殼體內與所述窗片的相對位置處傾斜固定有分光鏡;
所述分光鏡的鏡面兩側分別設有紫外濾光片和藍光濾光片,所述窗片與所述桿塔的輸電線路上連接的絕緣子相對設置,以使所述絕緣子放電后產生的光通過所述窗片照射到所述分光鏡,并通過所述紫外濾光片接收所述分光鏡透過的紫外光,以及通過所述藍光濾光片接收所述分光鏡反射的藍光;
所述紫外濾光片和所述藍光濾光片均連接有光電探測器,所述光電探測器的輸出端連接有主控電路板,所述主控電路板的輸出端連接有信號發射單元。
可選地,所述主控電路板包括信號采集單元和發送單元;
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光電探測器連接,所述信號采集單元的輸出端通過所述發送單元與所述信號發射單元連接。
可選地,所述窗片為平板玻璃,透過所述平板玻璃的光波長范圍為200-600nm。
可選地,所述分光鏡通過鏡夾固定于所述殼體內,且所述分光鏡的傾斜角度為45°。
可選地,所述紫外濾光片的波長范圍為240-280nm,所述藍光濾光片的波長范圍為500-540nm。
可選地,所述光電探測器探測的波長范圍為200-1100nm。
可選地,所述信號發射單元采用無線通信GSM模塊發送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絕緣子污閃監測方法,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絕緣子污閃監測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光電探測器分別感應紫外濾光片和藍光濾光片上的紫外模擬信號和藍光模擬信號,并將所述紫外模擬信號和所述藍光模擬信號發送至主控電路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86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