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溫度分布的梯度多孔散熱裝置設計及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77365.6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18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飛;王鑫;李海青;謝海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3/105 | 分類號: | B22F3/105;B22F3/11;B33Y1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恒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陳棟梁 |
| 地址: | 400065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溫度 分布 梯度 多孔 散熱 裝置 設計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基于溫度分布的梯度多孔散熱裝置設計及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首先根據發熱體溫度分布建立空間矩陣,映射為多孔結構的相對密度,得到具有連續梯度變化的多孔散熱結構;
步驟2、然后設計典型散熱器,采用的方法包括Boltzmann擬合函數算法、結構設計方法;
步驟3、最后,設計高強高導熱銅合金的增材制造成型工藝,采用選區激光熔化工藝,一體化成形該裝置;
所述步驟2、然后設計典型散熱器,采用的方法包括Boltzmann擬合函數算法、結構設計方法,具體包括:
B1、溫度分布擬合函數采用Boltzmann函數,公式如下:
由Boltzmann擬合函數和以上條件,ρ*為多孔結構的相對密度,r為圓柱多孔結構的半徑,A1、A2、x0、dx均為Boltzmann函數的擬合參數,得到各參數為:A1=0.523;A2=0.057;x0=11.131;dx=1.445;
B2、通過編程語言建立梯度函數,對多孔結構進行設計,針對多孔結構的建模過程,這里提出一種新方法:通過從直角坐標到圓坐標的轉換,實現圓柱形構件的多孔結構填充,為避免圓柱形多孔結構過渡畸變,參數應滿足:
其中,a為多孔結構的單元尺寸,θ為弧度值;
B3、通過以上方法,可建立具有徑向梯度變化的Gyroid多孔結構圓柱模型,該模型的中心可放置發熱體,熱量經高相對密度的多孔結構可快速傳輸至外結構,實現熱量的高效擴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溫度分布的梯度多孔散熱裝置設計及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A1、首先采集發熱體的溫度分布,并建立溫度分布的空間矩陣;
A2、選取一種TPMS多孔結構,利用梯度算法控制該多孔結構的相對密度;
A3、將空間矩陣與相對密度值進行映射,即能實現多孔結構的梯度建立,將溫度分布的空間矩陣映射為相對密度,建立溫度分布的梯度函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溫度分布的梯度多孔散熱裝置設計及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當TPMS多孔結構為Gyroid螺旋二十四面體時,利用梯度算法控制該多孔結構的相對密度;其多孔結構的表達式為/
CG是用于控制相對密度ρ*的參數,CP與ρ*的函數關系是:
CG=1.37ρ*3-1.46ρ*2-2.7ρ*+1.51 (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溫度分布的梯度多孔散熱裝置設計及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設計高強高導熱銅合金的增材制造成型工藝,采用選區激光熔化工藝,一體化成形該裝置,具體包括:
C1、設計完成后的模型通過STL文件進行輸出,在magics軟件中對模型進行包括網格細化、面片修復、布爾操作在內的處理;而后輸出3D打印的文件,并作切片處理;
C2、切片文件或打印文件輸入到選區激光熔化成型設備中進行3D打印;
C3、選用銅合金粉末,粉末的平均粒徑為0.02-0.04mm,成型工藝為:激光功率330-390W,掃描速度600-660mm/s,或激光功率160-190W,掃描速度160-190mm/s;掃描線間距0.08-0.12mm,層厚0.02-0.04mm,層間掃描線偏轉角度67°;成型倉由高純氬氣保護,氧含量≤0.1%;基板預熱溫度70-100℃;
C3、成型完成后,對制件進行后處理,包括熱處理、線切割、噴砂處理、切削加工,熱處理工藝為:在真空環境或高純氬氣包括環境中,加熱至500-700℃,保溫3-4小時,隨爐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736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