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式產品倉商品煤掛壁清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7195.1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44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常春;謝宗保;湯本雙;王軍;柏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70 | 分類號: | B65D88/70;B65D90/00;B08B9/09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花錦濤 |
| 地址: | 232001***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產品 商品 煤掛壁 清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式產品倉商品煤掛壁清理方法,包括:供水組件,所述供水組件的進水口與外界的主進水管相連通;噴洗組件,所述噴洗組件的進水口與供水組件的出水口相連通,所述噴洗組件固定設置于產品倉與給煤機連接的通道處;所述供水組件將水輸送至噴洗組件的出口處噴出以沖擊掛壁煤;噴氣組件,所述噴氣組件設置于產品倉的檢修平臺上,所述噴氣組件壓縮空氣并通過沖倉噴頭噴出氣體沖擊掛壁煤。通過供水組件與噴洗組件配合沖擊掛壁煤,供水組件固定設置于產品倉與給煤機連接的通道處,從而不需要人工抬動水管至檢修平臺進行操作,又同時可以使用噴氣組件進行沖擊掛壁煤,從而克服產品倉商品煤掛壁難清理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炭倉品庫清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式產品倉商品煤掛壁清理方法。
背景技術
顧橋礦煤管科快速裝車系統有六個直徑φ22米總儲量為57000噸的產品倉,產品倉儲存高、低灰兩種煤炭產品,根據用戶的不同煤質需求,經倉下24臺給煤機配煤后由快速裝車系統裝車外運。產品倉通常下方通過連接通道與給煤機相連,煤等通過通道流至給煤機出,給煤機通過皮帶運輸至其他地方。而由于煤質及商品煤存放時間問題,產品倉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商品煤掛壁現象,造成配煤給煤機不下量,嚴重影響顧橋礦商品煤火車外運及商品煤配煤質量。
現有的處理產品倉商品煤掛壁主要有下列方法:
1、求援通風隊放炮班在給煤機入料口進行放炮處理。
2、經多年實踐,采用人工到產品倉約10米高腰部環形檢修平臺上用水管直接對倉內沖水。
3、人工到產品倉約10米高腰部環形檢修平臺上使用大錘敲擊給煤機入料溜槽。
以上三種方法都有很多問題,比如:
第一種方法:求援通風隊放炮班在給煤機入料口進行放炮處理煤倉掛壁問題時,首先編制審批現場施工措施需要較長時間,施工過程整個裝車系統停止裝車至少半天時間,然后需人工鉆入給煤機入料口打眼放炮,整個過程需要5~6人負責警戒、施工,同時放炮過程對給煤機損傷較大,放炮往往造成給煤機入料口預埋螺栓震斷、給煤機機體變形等問題。
第二種方法:采用人工用水沖倉,需要3人左右配合,帶笨重水管,爬10米高檢修平臺沖倉,效率低下,安全無法保證。
第三種方法:使用大錘敲擊給煤機入料溜槽,往往造成給煤機機體變形,對給煤機入料口滯煤處理有效,但是無法處理產品倉掛煤問題。
又如申請號為“CN201620808223.5”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體化原煤斗,包括煤斗,所述煤斗包括至少一個蝦米形料斗,所述蝦米形料斗下端連接給煤機,所述蝦米形料斗下部設雙向液壓插板門,所述雙向液壓插板門與給煤機之間設插入式膨脹節,所述蝦米形料斗外壁設若干個振打氣錘,所述振打氣錘通過PLC模塊電控箱與設在給煤機處的斷煤信號采集裝置連接。該專利方案中通過振打氣錘實現解決棚煤、堵煤的問題,并無法解決產品倉掛煤的問題;
又如申請號為“CN201821582375.3”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鍋爐煤倉內置清煤平臺,包括煤倉和平臺;所述煤倉的頂部開設有開口,所述平臺固定安裝在煤倉的橫梁上,平臺的四周固定安裝有護欄,煤倉的內部位于開口和平臺之間設置有便于清潔人員上下的直爬梯。該專利方案主要通過人工在平臺上進行清理掛壁煤,這種耗費人力,而且存在人員受傷掉落的風險,并不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產品倉商品煤掛壁難清理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復合式產品倉商品煤掛壁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判斷產品倉需要常規清倉、沖擊清倉或者是復合清倉;當為常規清倉時執行步驟S1;為沖擊清倉時執行步驟S2,為復合清倉時執行步驟S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71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