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來源于廢棄菌體的農用肽聚糖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6452.X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58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昆侖;趙林;張峰;李寶君;趙晨;蘇樂;岳秋林;張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晨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卓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B37/00 | 分類號: | C08B37/00;C05C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35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來源于 廢棄 菌體 農用 肽聚糖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來源于廢棄菌渣的肽聚糖的制備工藝。其制作工藝包括尼泊爾菌培養種子,接種于含鹽分較高的谷氨酸廢液中,發酵結束后得菌體,對菌體進行超微粉碎去磷壁酸和蛋白。該生產工藝不需要特殊設備、能耗低、工藝流程簡單、是一種易于產業化并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農業肽聚糖制備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肥料領域,涉及一種廢棄菌體的農用肽聚糖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肽聚糖(peptidoglycan,PG)是細菌細胞壁的物有組成部分,其基本結構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和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交替連接的雜多糖與不同組成的肽交叉連接形成的大分子。泥泊爾葡萄球菌常用于發酵制備味精廢液降糖,生產后會產生大量的固體菌渣。然而,這些菌渣中含有較多的活性成分,其中肽聚糖為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有研究表明肽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抗免疫活性、對蔬菜促生和其它活性等。
目前國內制備肽聚糖細胞壁破碎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學破碎、物理破碎、生物酶法破碎、機械破碎等,傳統化學法常采用三氯乙酸高溫處理,破壁效果較好,但處理時間長,試劑用量多,用會產生大量廢酸。生物酶破壞即采用相應的溶解酶破壞特定結構間的連接鍵,達到破碎的效果,處理成本相對較高,且效率較低,機械破碎方法包括珠磨、噴霧裝機破碎、高壓勻漿和超聲波破碎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制備肽聚糖的方法較繁瑣,結合尼泊爾葡萄球菌菌體利用率不高的情況,提供了一種超微粉碎機快速破壁,操作簡單、效率高和易工業化生產制作農用粉狀肽聚糖的方法。
本發明所述農用肽糖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將活化好的尼泊爾葡萄球菌接入的液體培養基中,37℃培養1-2天。
將培養好尼泊爾葡萄球菌按照體積5%的接種量,接種于無需滅菌的谷氨酸高濃廢液中,經曝氣處理3-5天。
將曝氣處理后液體進行絮凝,絮凝劑為聚丙烯酸鈉,絮凝時間30min,攪拌轉速300rpm/min。
將絮凝處理后液體進行固液分離,收集菌體,分離方法包含但不限于轉速3500-4000rpm/min,離心8-10min。
將菌體低溫干燥,55℃烘干3-8小時至含水量3%。
將所得菌渣加入5-10份氫氧化鈉,進行超微粉碎,超微粉碎時間5min,目的去除磷壁酸。
在加入10-2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進行超微粉碎,超微粉碎時間30min,目的去除蛋白。
所述超微粉碎的功率3000W,菌渣達1000目以上。
向其加入9倍體積的水溶解,將水溶液進行固液分離,分離方法包含但不限于8000-10000rpm/min離心10-20min。
收集沉淀,經55℃烘干3-8小時至恒重,即得肽聚糖粗品。
蛋白質含量測定采用BCA法、中性糖含量測定采用苯酚硫酸法,所得結果即為所述產品含量。
將所得肽聚糖對蔬菜進行噴施,結果有促生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例形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凡是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內容。
實施例1
該實施例的工藝流程為:
1)選用5份氫氧化鈉,超微粉碎5min去除磷壁酸;
2)選用10份十二烷基硫酸鈉,超微粉碎30min去除蛋白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晨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卓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晨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卓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645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