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老劑AW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6218.7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5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韋志強;付春;祝東紅;黃偉;高留冕;郁銘;呂明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15/20 | 分類號: | C07D215/20;B01J31/02;B01J2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湯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老劑 aw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老劑AW及其制備方法。以對氨基苯乙醚和丙酮為原料,在由鹽酸和磺酸類催化劑組成的復合催化劑的作用下制備防老劑AW。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對氨基苯乙醚和丙酮為原料,在復合催化劑作用下,制備防老劑AW,可采用間歇式或連續式的生產工藝。以對氨基苯乙醚計其單程轉化率可達到99%以上,產品AW含量可達99.5?99.8%,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催化劑消耗低,成本較低、含量較高的綠色化制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老劑AW的制備方法,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防老劑AW又名乙氧基喹啉,化學名稱為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氫喹啉,是性能優良且經濟的飼料抗氧化劑之一,適用于預混料、魚粉及添加脂肪的產品,可防止其中的維生素A、D、E等及脂肪氧分變質、天然色素氧化變色,并有一定的防霉和保鮮作用,還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水果保鮮劑、橡膠防老劑(特別是丁苯橡膠,其抗氧性和抗臭氧性良好,耐候性和耐屈撓龜裂性亦佳)。
AW的合成一般采用對氨基苯乙醚與丙酮反應,在不同催化劑的作用下制得產品。雖然乙氧基喹啉的商業應用已有很多年歷史,但乙氧基喹啉生產工藝仍存在著產品收率較低、反應溫度較高、反應時間較長等問題。
羅馬尼亞專利RO65302提供了一種將對氨基苯乙醚、丙酮和碘催化劑在140-165℃、10-15 atm條件下反應,生成乙氧基喹啉的方法。
日本專利JP52116478公開了一種制備AW的方法,通過在140℃、丙酮蒸氣流中將對氨基苯乙醚和對甲苯磺酸加熱,以甲苯萃取,經蒸餾得到乙氧基喹啉,產品收率為95.2%。西班牙專利ES454336,揭示了采用對氨基苯乙醚和丙酮在催化劑的存在下縮合反應,制備乙氧基喹啉的方法。其所用的催化劑為碳二亞胺或Tonsil型活性土。
中國專利ZL03132092.9,采用H2SO4-MoO3-TiO2固體超強酸為催化劑,使合成反應速度加快,單程轉化率提高,無需后處理即可進入蒸餾,且原料成本低,催化劑可以循環使用。
中國專利ZL200610040920.1公開了一種生產乙氧基喹啉用催化劑,主要由氨基磺酸、三氯化鐵、無水氯化鋅組成。該催化劑使產乙氧基喹啉的反應快,一般只需12~24小時即可完成,反應徹底,單程轉化率達97%以上。
中國專利CN101823998通過反應體系與模擬移動床色譜分離體系的耦合,解決了反應混合物的連續分離及反應原料的循環回用問題,乙氧基喹啉純度提高至98%以上,但是該工藝生產周期長達36小時以上,同樣存在生產周期長、溶劑用量大、工藝成本高等問題。
中國專利CN200910064564.0涉及對甲苯磺酸和氯化鋅復合催化劑的應用。其將對氨基苯乙醚、復合催化劑、甲苯依次加入反應釜內,在加熱狀態下,由循環泵使物料通過金屬波紋孔板填料的軸向絕熱式固定床反應器和反應釜之間循環,于釜溫120-145℃滴加丙酮約22-24小時,進行環化,檢測環合率達90.0%后停滴,保溫2小時,進行水洗,靜置,排出洗滌水回收催化劑,蒸餾得產品。
傳統的防老劑AW的合成方法中,存在著使用鹽酸、硫酸、三氯化鐵、苯磺酸、對甲苯磺酸、鹵化物催化劑等催化劑使用量大,腐蝕嚴重的問題,使用負載型酸催化劑存在著價格昂貴、毒性大或不能回收的問題,制約了AW生產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原料對氨基苯乙醚轉化率較低,產品質量差、生產周期長。使用固體強酸為催化劑,該方法操作簡便,廢水量小,但固體酸催化劑難以用于本工藝的工業化生產,目前在AW行業尚無工業應用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提高穩定性,改善防老劑AW生產過程中使用催化劑用量,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產品質量的制備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62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