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懸掛式單軌開口箱型軌道梁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6121.6 | 申請日: | 202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15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曾敏;林騁;文望青;嚴愛國;劉陽明;姜文愷;饒少臣;劉詩文;劉欣楠;崔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5/22 | 分類號: | E01B25/22;E01B2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掛 單軌 開口 軌道 | ||
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懸掛式單軌開口箱型軌道梁,包括兩塊底板,每一所述底板上具有供走行輪接觸的部位,還包括于兩塊所述底板上分別立設的第一閉口箱型和第二閉口箱型,所述第一閉口箱型與所述第二閉口箱型遠離所述底板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三閉口箱型,所述第一閉口箱型和所述第二閉口箱型均具有供導向輪接觸的部位;所述第一閉口箱型、所述第二閉口箱型以及所述第三閉口箱型形成閉環結構。本發明通過三個閉口箱型組成的軌道梁,且三者形成閉環結構,使得應力流也形成完整閉環,相對于開口截面,該結構的截面抗扭強度大幅提高,約為開口截面的十倍以上,顯著降低扭轉引起的變形,為提高列車行駛舒適性提供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懸掛式單軌開口箱型軌道梁。
背景技術
傳統懸掛式單軌軌道梁采用開口箱型截面,梁截面由頂板、腹板和底板圍成,其中,底板包含左、右兩塊,作為懸掛式單軌列車走行面,列車轉向架通過底板間隙與列車車體連接。如圖1所示。圖中,a為頂板,b為腹板,c為底板。該傳統形式,開口截面扭轉剛度較低,對于曲線段橋梁,軌道梁采用曲梁曲做,小半徑曲線中,豎向荷載(例如列車活載)作用下,使軌道梁受到較大的扭矩,因而產生較大的變形,該部分變形與豎向變形相當,甚至更大,對列車行駛時舒適性及平順性產生很大的影響。由于懸掛式單軌在旅游觀光項目中具有較大的優勢,旅行舒適性對該制式中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懸掛式單軌開口箱型軌道梁,至少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部分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懸掛式單軌開口箱型軌道梁,包括兩塊底板,每一所述底板上具有供走行輪接觸的部位,還包括于兩塊所述底板上分別立設的第一閉口箱型和第二閉口箱型,所述第一閉口箱型與所述第二閉口箱型遠離所述底板的端部之間設有第三閉口箱型,所述第一閉口箱型和所述第二閉口箱型均具有供導向輪接觸的部位;所述第一閉口箱型、所述第二閉口箱型以及所述第三閉口箱型形成閉環結構。
進一步,還包括上頂板、兩塊內腹板以及兩塊外腹板,每一所述底板上立設有一塊內腹板和一塊外腹板,所述上頂板蓋設于兩塊所述內腹板和兩塊所述外腹板上,所述第一閉口箱型由所述上頂板、其中一底板以及立設于該底板上的內腹板和外腹板圍合而成,所述第二閉口箱型由所述上頂板、另一底板以及立設于該底板上的內腹板和外腹板圍合而成。
進一步,還包括設于所述上頂板下方的下頂板,所述上頂板、所述下頂板以及兩塊所述內腹板圍合形成所述第三閉口箱型。
進一步,所述上頂板、所述下頂板、所述內腹板以及外腹板均為厚度在12mm~28mm之間的鋼板。
進一步,所述第一閉口箱型、所述第二閉口箱型以及所述第三閉口箱型均設有第一橫向加勁肋。
進一步,所述第一閉口箱型、所述第二閉口箱型以及所述第三閉口箱型均開設有供所述第一橫向加勁肋卡入它們內部的開口槽。
進一步,所述第一橫向加勁肋凸出所述開口槽外25~50mm處。
進一步,每一所述底板下方均設有縱向加勁肋。
進一步,每一所述底板下方均設有第二橫向加勁肋。
進一步,所述第一閉口箱型和所述第二閉口箱型還均具有供穩定輪接觸的部位,該供穩定輪接觸的部位位于供導向輪接觸的部位的上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三個閉口箱型組成的軌道梁,且三者形成閉環結構,使得應力流也形成完整閉環,相對于開口截面,該結構的截面抗扭強度大幅提高,約為開口截面的十倍以上,顯著降低扭轉引起的變形,為提高列車行駛舒適性提供保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61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