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板連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4674.8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3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織田雅人;佐藤裕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捷太格特 |
| 主分類號: | H02K11/33 | 分類號: | H02K11/33;B62D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艷江;嚴小艷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板連接結構。該基板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基板(22);面對第一基板(22)的第二基板(23);以及端子(31),電力通過該端子被供應至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端子(31)具有第一基板連接部(43)和第二基板連接部(44),第一基板連接部(43)從與第二基板(23)相反的一側連接至第一基板(22),第二基板連接部(44)通過在端子(31)中的中間點處分支于從第一基板連接部(43)而被設置,并且第二基板連接部(44)通過從與第二基板(23)的相反的一側朝向第二基板(23)以非接觸的方式延伸穿過第一基板(22)而連接至第二基板(23)。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板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有一種馬達裝置,其中馬達及其控制器一體地設置。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報No.2018-207640(JP 2018-207640 A)的馬達裝置的控制器具有電力基板和控制基板。電力基板設置有向馬達的線圈供電的逆變器電路??刂苹逶O置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控制由逆變器電路供應的電流。電力基板和控制基板被設置成與馬達的軸向方向正交。電力基板定位成比控制基板更靠近馬達。
發明內容
在JP 2018-207640A的控制器中,通過連接器的供電端子將供電電壓供應至電力基板。然后,通過基板間連接器將供應至電力基板的供電電壓供應至控制基板。由此,供電電壓經由供電端子、電力基板和基板間連接器而被供應至控制基板。因此,從電源到控制基板的供電距離趨向于更長。隨著供電距離變長,電阻值變大,并且因此供電電壓的從電源到控制基板的傳輸效率降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板連接結構,該基板連接結構允許將電更有效地供應至基板。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的基板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基板;面對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以及端子,電力通過該端子被供應至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端子具有: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二基板連接部,第一基板連接部從與第二基板相反的一側連接至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連接部通過在端子中的中間點處分支于第一基板連接部而被設置,并且第二基板連接部通過從與第二基板相反的一側朝向第二基板以非接觸的方式延伸穿過第一基板而連接至第二基板。
在這個方面,通過端子將電力直接供應至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每一者。由此,與例如采用通過第二基板向第一基板供電的構型的情況相比,至第一基板的供電距離減小。隨著供電距離減小,電阻值相應減小。因此,可以提高電力傳輸效率。
在以上方面中,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二基板連接部可以沿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面對的方向延伸。在該構型中,第一基板連接部沿與第一基板正交的方向連接至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連接部沿與第二基板正交的方向連接至第二基板。這使得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二基板連接部基本上不必具有沿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延伸的部分。由此,可以進一步減小供電距離。
在以上方面中,在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二基板連接部中,至少第一基板連接部可以設置有低剛性部分。
取決于諸如基板連接結構安裝或使用的環境之類的因素,基板連接結構的環境溫度可能會顯著變化。當基板連接結構反復經受快速的溫度變化時,在具有不同的熱膨脹系數的部分接合在一起的區域中,特別是在第一基板和比第二基板連接部短的第一基板連接部接合在一起的區域中,可能發生以下現象:當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一基板伴隨反復的快速溫度變化而膨脹和收縮時,由于第一基板連接部與第一基板之間的膨脹率的差異,應力作用在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一基板的接合區域上,這可能使得難以將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一基板保持在適當的接合狀態。
在這一方面,在以上構型中,至少第一基板連接部設置有低剛性部分,以降低第一基板連接部的剛性。由此,第一基板連接部更容易變形。由于第一基板連接部的膨脹和收縮通過第一基板連接部的變形而被吸收,減輕了作用在第一基板連接部和第一基板的接合區域上的應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捷太格特,未經株式會社捷太格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46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