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GHZ態和Bell態的長距離遠程量子態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74603.8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75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許智航;江聰;姜敏;丁祎;龔仁智;陳虹;趙文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0/70 | 分類號: | H04B10/70;H04L9/0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吳竹慧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ghz bell 長距離 遠程 量子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GHZ態和Bell態的長距離遠程量子態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構建量子糾纏信道資源;將每個方向的Bell鏈同時進行測量操作,并根據測量操作的結果對遠端節點進行相應的幺正操作,獲取遠端節點粒子的態分布;分別對兩個遠端節點處的粒子進行幅值測量和相位測量,并將測量結果告知其它遠端節點,其它遠端節點根據測量結果進行幺正操作得到目標態。其借助本地節點的GHZ信道和中間節點間的Bell鏈克服遠距離量子態制備中距離的限制,遠端節點最終形成了態制備所需的量子信道,從而實現對目標節點Cn的單粒子任意態制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網絡及信息傳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GHZ態和Bell態的長距離遠程量子態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量子信息和通信在現代通信技術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量子信息學是經典信息論與量子力學的交叉學科,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等。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訊方式,其傳遞的信息主體是量子信息或經典信息。量子通信的主要方案有量子隱形傳態、量子遠程態制備、量子密鑰共享等。
與量子隱形傳態相比,量子遠程態制備方案用于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傳輸一種已知狀態。接收方通過執行適當的酉矩陣運算獲得目標狀態。到目前為止,由于量子遠程態制備資源的消耗低,已引起廣泛關注,并且已經提出了多種量子遠程態制備協議,例如確定性量子遠程態制備(DRSP),聯合量子遠程態制備(JRSP),受控量子遠程態制備(CRSP)和連續變量量子遠程態制備。一些量子遠程態制備方案已經實驗性實施。
糾纏交換是量子中繼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量子通信的核心。對于光子量子通信,由于與環境耦合的退相干以及量子通道中光子的損耗增加,因此距離受到很大限制,這也導致量子信息保真度呈指數衰減,在長距離遠程量子通信情況下,多個遠端節點之間由于距離原因無法形成有效的糾纏信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GHZ態和Bell態的長距離遠程量子態制備方法,其借助本地節點的GHZ信道和中間節點間的Bell鏈克服遠距離量子態制備中距離的限制,遠端節點最終形成了態制備所需的量子信道,從而實現對目標節點Cn的單粒子任意態制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GHZ態和Bell態的長距離遠程量子態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構建量子糾纏信道資源,其中,所述量子糾纏信道資源包括多個共享最大糾纏GHZ 態的本地粒子A1、B1和C1,每個所述本地粒子位于一條Bell鏈的本地節點處,其中,An為 A1所在Bell鏈的遠端節點,Bn為B1所在Bell鏈的遠端節點,Cn為C1所在Bell鏈的遠端節點;
S2、將每個方向的Bell鏈同時進行測量操作,并根據測量操作的結果對遠端節點進行相應的幺正操作,獲取遠端節點粒子的態分布;
S3、分別對兩個遠端節點處的粒子進行幅值測量和相位測量,并將測量結果告知其它遠端節點,其它遠端節點根據測量結果進行幺正操作得到目標態。
作為優選的,所述S1包括:
本地節點A1、B1、C1的粒子共享最大糾纏GHZ態,信道形式為:
令節點Ak與節點Ak+1共享Bell對節點Ak擁有粒子其中, k=1...n-1,遠端節點An只擁有粒子則A方向的Bell鏈形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46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