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72512.0 | 申請日: | 2020-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4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文;惠立鋒;劉國慶;吳付祥;張強;王杰;焦敏;趙政;隋明鵬;鄧勤;晏丹;王宇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6 | 分類號: | G01N15/06;B08B9/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楊柳岸 | 
| 地址: | 400039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呼吸 粉塵 濃度 傳感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屬于粉塵濃度檢測設備領域。包括傳感器本體及防水罩,傳感器本體內設置有分離腔、粗顆粒通道及呼吸性粉塵通道,呼吸性粉塵通道上設置有濃度檢測單元;傳感器本體上設置有防水罩的一側上設置有進氣口,進氣口與分離腔連通,防水罩靠近進氣口的一側上設置有導氣錐,導氣錐朝向進氣口設置;分離腔遠離進氣口的一側上設置有粗顆粒進口及呼吸性粉塵進口,粗顆粒進口與進氣口對應設置,呼吸性粉塵進口環繞粗顆粒進口設置,粗顆粒通道的一端通過粗顆粒進口與分離腔連通,呼吸性粉塵通道通過呼吸性粉塵進口與分離腔連通。本發明能夠實現呼吸性粉塵的連續分離,能夠對粗顆粒管道的情況進行觀察,清潔維護簡單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粉塵濃度檢測設備領域,涉及一種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
背景技術
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是一種可對呼吸性粉塵濃度進行實時測量的儀器,其檢測原理為先使用呼吸性粉塵預分離裝置將呼吸性組分從總塵中分離出來,分離后的呼吸性組分傳送至粉塵檢測單元進行濃度測量,粉塵檢測原理可以基于光散射法、β射線法、電荷感應法、振蕩天平法等原理。
目前尚無成熟的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主要面臨以下困難:常見的旋風分離、平板沖擊和水平陶析原理難以實現呼吸性粉塵的連續分離;虛擬沖擊器入口氣流容易被干擾,尤其是在水滴、風流較大等惡劣環境下造成分離不準確,甚至無法分離;而且虛擬沖擊由于存在強流與弱流兩條通道,造成傳感器結構設計困難,含塵氣道容易污染或堵塞,使得傳感器無法正常工作,需要頻繁維護;管路清理困難,需要專業人員對傳感器進行拆解后才能進行清理;管路常見的清理方式為使用毛刷手動清理,過程繁瑣,效率低,難以實現自動化。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能夠對呼吸性粉塵濃度進行連續檢測,呼吸性粉塵分離效果好,測量結果準確,清潔維護方便、簡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呼吸性粉塵濃度傳感器,包括傳感器本體及防水罩,所述傳感器本體內設置有分離腔、粗顆粒通道及呼吸性粉塵通道,所述呼吸性粉塵通道上設置有濃度檢測單元;所述傳感器本體上設置有所述防水罩的一側上設置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分離腔連通,所述防水罩靠近所述進氣口的一側上設置有導氣錐,所述導氣錐朝向所述進氣口設置;所述分離腔遠離所述進氣口的一側上設置有粗顆粒進口及呼吸性粉塵進口,所述粗顆粒進口與所述進氣口對應設置,所述呼吸性粉塵進口環繞所述粗顆粒進口設置,所述粗顆粒通道的一端通過所述粗顆粒進口與所述分離腔連通,所述呼吸性粉塵通道通過所述呼吸性粉塵進口與所述分離腔連通。
可選地,所述導氣錐與所述進氣口共軸設置,所述導氣錐的母線為弧形,所述導氣錐的母線開口遠離所述導氣錐的軸線設置。
可選地,所述傳感器本體內設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內設置有粗顆粒進口及粗顆粒出口,所述粗顆粒通道通過所述粗顆粒進口與所述清洗腔連通,所述清洗腔上設置有清洗水氣路接頭,所述清洗水氣路接頭與所述清洗腔連通。
可選地,還包括清洗控制閥,所述清洗控制閥分別設置在所述清洗水氣路接頭及所述濃度檢測單元兩側的所述呼吸性粉塵通道上。
可選地,所述清洗腔遠離所述粗顆粒進口的一側為清理窗,所述清理窗可拆卸連接在所述傳感器本體上。
可選地,所述清理窗遠離所述傳感器本體的一側上設置有拉環。
可選地,所述清洗腔遠離所述粗顆粒進口的一側為弧面,所述弧面的開口朝向所述粗顆粒進口。
可選地,還包括負壓風機,所述粗顆粒通道及所述呼吸性粉塵通道分別與所述負壓風機連通。
可選地,所述傳感器本體內設置有匯流管,所述匯流管的一端連接在所述清洗腔的粗顆粒出口上,所述匯流管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濃度檢測單元與所述負壓風機之間的所述呼吸性粉塵通道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725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