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局部放電智能傳感器在線遠程校驗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9872.5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8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劭菁;任茂鑫;曹培;宋輝;田嘉鵬;徐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5/00 | 分類號: | G01R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局部 放電 智能 傳感器 在線 遠程 校驗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局部放電智能傳感器在線遠程校驗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待校驗的智能傳感器按距離遠近進行分組;分組采集各智能傳感器的實時測量數據;分別對每組內的各智能傳感器的實時測量數據進行基于均值漂移的聚類運算,根據聚類結果對每組內的各智能傳感器進行故障判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能有效地判別故障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物聯網中傳感器校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局部放電智能傳感器在線遠程校驗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現代電力物聯網的建設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利、智能、安全、經濟的電能供給。然而,為保證電網的智能化,在電力物聯網中運行著大量的傳感器實時地對環境變量進行采集,因此不可避免的是眾多現場已加裝的智能感知裝置性能參差不齊。從采集源頭來看,由于感知裝置的設計原理或質量穩定性以及現場抗干擾能力差等原因,裝置采集到的電力設備狀態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從信號傳輸過程來看,由于信號傳輸方式及接口協議不統一、數據不規范等,難以保證數據在向上傳輸過程中不失真。這些智能傳感裝置在現場長期運行后,其性能受諸多原因影響,如振動、溫度、濕度、設備內外部大的沖擊信號等,這些因素都可能損害傳感器的特性,而現場又難以開展傳感裝置的在線校驗。除此以外,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感知裝置的數量將急速上升,如果不達標的感知設備投入運用,反而還要消耗人力物力去進行運維,得不償失。
當前國內外相關技術部門對傳感器的校驗工作均較為傳統,針對各種類型帶電檢測以及在線監測傳感器采取的是安裝前送往相關權威機構進行實驗室離線校驗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裝置質量的“入網關”。但是針對現場已投運的大量不同類型智能感知裝置后續臨時和定期校驗問題,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該些智能傳感裝置在運行過程中其性能可能受現場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振動、溫度、濕度、設備內外部大的沖擊信號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傳感器的特性,而傳統實驗室離線校驗方法不適用于現場在線校驗。因此,如何科學有效的校驗運行中的傳感器的數據缺失率、靈敏度以及穩定性等性能指標,對于保證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有效地判別故障的局部放電智能傳感器在線遠程校驗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局部放電智能傳感器在線遠程校驗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待校驗的智能傳感器按距離遠近進行分組;
分組采集各智能傳感器的實時測量數據;
分別對每組內的各智能傳感器的實時測量數據進行基于均值漂移的聚類運算,根據聚類結果對每組內的各智能傳感器進行故障判別。
進一步地,所述對每組內的各智能傳感器進行故障判別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計算組內各智能傳感器的傳感器數據的特征值并形成特征向量樣本;
對所述特征向量樣本進行基于均值漂移的聚類運算;
以樣本數量最多的一個聚類分類簇作為標準聚類簇,計算其余簇中心坐標與該標準聚類簇中心坐標的距離;
判斷所述距離是否大于臨界距離,若是,則判定對應簇中的所有智能傳感器均存在故障。
進一步地,所述基于均值漂移的聚類運算包括聚類中心搜索、合并相似數據簇和合并小數據簇。
進一步地,所述聚類中心搜索采用的核函數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未經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98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