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泵用變頻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69867.4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47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沈云榮;羅志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譜羅頓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04 | 分類號: | H02K5/04;H02K5/128;H02K11/33;H02K9/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李萌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頻 電機 | ||
本發明為一種泵用潛水電機,屬于潛水泵領域,針對現有潛水電機中變頻器與永磁電機主體設置在同一個腔體內造成熱量疊加的問題,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泵用潛水電機,包括內置電機主體的第一殼體和內置變頻器的第二殼體,液體油填充在第一殼體內壁和第一氣囊外壁之間,電機主體的輸出軸從第一殼體的第一端伸出,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殼體的第二端和第二殼體的第一端插接或螺接,電機主體和變頻器之間的導線穿過連接件。電機主體和變頻器分設在兩個獨立的殼體中可分別散熱,避免熱量疊加,尤其可避免電機熱量對變頻器中發熱模塊的不利影響,設置連接件便于安裝電機主體、第一氣囊和變頻器,并使兩殼體之間有散熱間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潛水泵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泵用潛水電機。
背景技術
潛水泵常用的電機為異步電機,但其轉速較低、能耗大且揚程不足,為改進這一問題,有改進方案采用帶變頻器的永磁電機代替異步電機,這種永磁電機的變頻器與永磁電機主體裝配在一個由外殼圍成的腔體內,該腔體內灌滿用作傳熱介質、密封介質和潤滑介質的液體油,并通過氣囊來平衡電機內外壓力以滿足深水作業要求。變頻器和永磁電機主體產生的熱量均傳遞到液體油中,液體油再通過腔壁傳導散熱,由于腔體空間狹小容納液體油的量有限,且外殼換熱效果差,變頻器中的發熱模塊和永磁電機主體產生的熱量不易散發,尤其是兩者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在共同的腔體中集聚疊加,會使變頻器溫升過高導致燒壞,而無法滿足深水作業要求。此外,在一個腔體內安裝電機主體、氣囊和變頻器等,裝配難度較大,生產效率低,且不便于維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潛水電機中變頻器與永磁電機主體設置在同一個腔體內造成熱量疊加集聚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泵用潛水電機,將永磁電機主體和變頻器分設在兩個腔體中分別散熱,避免熱量疊加,更好地散發變頻器的工作熱量,且便于電機各部分的裝配維修。
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泵用潛水電機,包括內置電機主體的圓柱形的第一殼體和內置變頻器的圓柱形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內設有第一氣囊,液體油填充在第一殼體內壁和第一氣囊外壁之間,電機主體的輸出軸從第一殼體的第一端伸出,一連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殼體的第二端和第二殼體的第一端插接或螺接,電機主體和變頻器之間的導線穿過所述連接件。
電機主體和變頻器分設在兩個獨立的殼體中可分別散熱,避免電機主體和變頻器置于一個殼體中而造成熱量疊加,尤其是可以避免電機熱量對變頻器中發熱模塊的不利影響,設置連接件便于分別在第一殼體中安裝電機主體和第一氣囊以及在第二殼體中安裝變頻器,這樣,在不同的殼體中分別安裝電機主體和變頻器組件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和質量,并便于維修和保養,且連接件連接兩殼體時使它們有散熱間隙,進而提高變頻器的工作性能。
作為一個優化方案,所述連接件為圓柱形鏤空件,其形狀與圓柱形的第一殼體和/或第二殼體形狀適配,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二端設有第一端件,所述第二殼體的第一端設有第二端件,連接件的鏤空面、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圍成一過水腔,以使第二端件能夠與水接觸而換熱,外界水流能十分有效地帶走變頻器發熱模塊的熱量,大大提高其散熱效果。此外,將第二殼體設置在連接件的下方,可以防止淤泥雜物等堵塞過水腔。
作為另一優化方案,所述連接件包括插置于第二殼體內的第二端件、插置于第一殼體內的第一端件以及連接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中空柱,電機主體和變頻器之間的導線穿過所述中空柱,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之間形成一供水流過的過水腔,以使第二端件能夠與水接觸而換熱。第一端件、第二端件與中空柱連為一體,中空柱將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隔開,且節省了用于密封導線的密封件,精簡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譜羅頓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臺州譜羅頓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98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