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池塘陸基實驗圍隔集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9847.7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9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戴媛媛;張韋;吳會民;繳建華;王健;李文雯;王娜;孟一耕;王永辰;劉健;董玉波;葉紅梅;劉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A01K61/80;A01K79/00;G05B19/05;G01N33/18;G01G17/08;H04N7/1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趙瑤瑤 |
| 地址: | 300221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池塘 實驗 集成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池塘陸基實驗圍隔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坑體,所述坑體中部設置有養殖池體,所述養殖池體由若干個單元養殖池體以及若干條過道組成,若干個單元養殖池體均布間隔排列設置,相鄰的單元養殖池體之間設置有過道,所述過道下部設置有水過濾機構,所述單元養殖池體包括若干單元對照池體,每個所述單元對照池體內均設置有曝氣機構、魚表征監測機構以及水質監測機構,每個所述單元養殖池體上部還設置有自動喂食機構,所述養殖池體的過道上還設置有控制裝置。本系統通過現場控制也可以實現遠程控制養殖池體中的各機械設備,達到了漁業養殖現代化的升級換代,實現了系統集成創新,完成智能化管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淡水養殖技術領域,涉及人工淡水養殖技術,尤其是一種新型池塘陸基實驗圍隔集成系統。
背景技術
池塘陸基圍隔實驗法是一種常見的淡水生態養殖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池塘生態系統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有效工具。陸基圍隔主要在淡水池塘進行現場實驗,其優勢在于:(1)根據池塘實際情況,可設置若干個大小相同的實驗圍隔,且實驗條件一致;(2)各實驗圍隔體積較小,便于管理;(3)根據實驗要求,可設置若干處理組和重復組;(4)因其實施于池塘現場,數據更加真實、具有代表性。
目前,現有的池塘陸基圍隔多采用竹竿進行加固,圍隔幔多選取塑料布、塑料板、纖維板等材質,進排水費時、費力,各圍隔之間不設置道路,采樣需要撐船,且操作不方便;池塘僅配置2-3臺增氧機,溶解氧等相關水質指標監測工作量較大,且不能及時反映水質情況;為統計實驗魚體增重量通常采用傳統手撒網隨機測量一定數量的樣本,不僅傷害魚體,影響攝食,且需要大量人力。
通過檢索發現如下與本申請相關的專利文獻,具體內容如下:
1、一種淡水養殖分級式自動捕撈養魚池塘(CN205385792U),包括:養魚池、氧氣輸送裝置、分級捕魚裝置,其中,所述的分級捕魚裝置包括數量至少兩個的收攏網,所述的收攏網一次套在相鄰臨收攏網的內部,所述的收攏網由內至外,收攏網的網眼密度依次變大,所述的養魚池表面設置有一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通過線路與各層收攏網相連接。本發明可通過增氧管對養魚池內的氧含量進行增加;當養魚場內的魚成熟后,通過控制面板控制隔層收攏網逐層收攏,將不同大小的魚,分別捕撈在對應的收攏網內,最后通過透水細孔將養魚池內水排出,將收攏網捕撈后所剩的魚苗進行收攏捕撈。
2、一種生態循環淡水養殖系統(CN204377721U),包括養殖池、過濾池和生物包,所述若干個養殖池由左至右依次排列形成養殖池組,所述養殖池組中個各養殖池通過管道Ⅰ并聯連接,經該管道Ⅰ輸出端與過濾池相連通,所述過濾池通過管道Ⅱ與生物包相連通;所述生物包通過管道Ⅲ與養殖池組中各養殖池相連通,形成循環養殖系統;該生態循環淡水養殖系統,使整個系統的水體形成良性循環,更適宜淡水魚蝦的生長,實現了養殖廢水的“零排放”,節約了水資源,具有明顯的生態環境效益,符合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一種梯度式工廠化淡水養殖系統(CN209498267U),包括低溫魚養殖池、以及依次設置的曝氣池、微生物培養池、臭氧殺菌池、蓄水池、魚類養殖池、固液分離池、常規魚塘、種植水暫存池;低溫魚養殖池與曝氣池連通;固液分離池還與曝氣池連通。本發明梯度式工廠化淡水養殖系統對養殖魚后的廢水進行固液分離處理,實現水的循環利用,并對分離后的糞便、飼料等殘留物做利用處理,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資源并能有效防止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通過技術特征的對比,上述公開專利文獻與本發明的技術結構不相同,不會影響本發明申請的創造性及新穎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新穎,功能多樣,操作簡便,可以便于對比養殖的同時;。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水產研究所,未經天津市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98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伸縮臂機構的叉車
- 下一篇:地鐵施工人員行為智能監管方法及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