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學三維內窺鏡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69779.4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81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炳強;石強;孫之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威高手術機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B1/06;A61B1/07;A61B1/04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孫小棟 |
| 地址: | 264211 山東省威海市臨***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 三維 內窺鏡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三維內窺鏡,其解決了現有三維內窺鏡光路結構復雜,組裝難度大,成像效果差的技術問題,其包括鏡頭、左物鏡保護窗口、右物鏡保護窗口、外管、光纖束、中管、內管、轉像棱鏡、鏡座和外殼,鏡頭與外管的前端固定連接,兩個中管設于外管中,兩個內管設于兩個中管內;兩個內管中分別設有左光路裝置、右光路裝置,左物鏡保護窗口、右物鏡保護窗口分別與鏡頭連接,外管的后端插進外殼的通孔內,鏡座與外殼固定連接,兩個中管的前端分別插進鏡頭的兩個光路通孔內,兩個中管的后端分別插進鏡座的兩個通孔,光纖束的前端設于鏡頭兩個照明出口中,光纖束的后端設于鏡座的光束孔中,轉像棱鏡與鏡座連接。本發明廣泛用于微創手術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創手術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光學三維內窺鏡。
背景技術
近年來,微創手術以創傷小、恢復快、效果好的特點使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傳統的腔鏡手術中,醫生通過觀察2D圖像來進行手術,缺乏立體感導致手術操作難度大,手術操作精度難以得到保證。而三維內窺鏡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不僅能夠更加直觀的觀察病灶處,而且還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小患者痛苦,迎合了醫生的使用需求。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三維內窺鏡較少,光學三維內窺鏡因其具有較大景深范圍和視場范圍而更加適應微創手術,而光學三維內窺鏡中的光學件較多,光路結構復雜,對光學件加工尺寸要求較高,組裝難度大,其外成像效果差,所以開發一種結構緊湊,組裝工藝簡單且保證成像一致且清晰的內窺鏡對于微創手術領域至關重要,對微創手術機器人也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現有三維內窺鏡光路結構復雜,組裝難度大,成像效果差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巧妙、組裝簡單、成像效果好的光學三維內窺鏡。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三維內窺鏡,包括鏡頭、左物鏡保護窗口、右物鏡保護窗口、外管、光纖束、中管、內管、左光路裝置、右光路裝置、轉像棱鏡、鏡座和外殼。
鏡頭與外管的前端固定連接,兩個中管沿軸向方向對稱且平行置于外管中,兩個內管分別置于兩個中管內;左光路裝置、右光路裝置分別置于兩個內管中;
鏡頭的外側設有斜面,鏡頭的斜面的中間位置設有兩平齊的光路通孔,鏡頭的斜面上設有上照明出口、下照明出口,上照明出口、下照明出口位于光路通孔的兩側;
左物鏡保護窗口、右物鏡保護窗口分別與鏡頭的兩個光路通孔連接;
外殼設有通孔,外管的后端插進外殼的通孔內;
鏡座與外殼固定連接,鏡座設有棱鏡室、光束孔、兩個通孔;兩個中管的前端分別插進鏡頭的兩個光路通孔內,兩個中管的后端分別插進鏡座的兩個通孔;
光纖束的前端的一部分設于鏡頭的上照明出口中,另一部設于下照明出口中;光纖束的后端設于鏡座的光束孔中;
轉像棱鏡連接于鏡座的棱鏡室中。
優選地,上照明出口和下照明出口的面積之和與鏡座的光束口面積相同。
優選地,左物鏡保護窗口和右物鏡保護窗口為圓形藍寶石材質。
優選地,還包括密封蓋,密封蓋與轉像棱鏡連接;密封蓋設有兩圓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緊湊,體積小,尺寸小,組裝工藝簡單快速。成像效果好,成像一致且清晰。
本發明進一步的特征,將在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記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光學三維內窺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光學三維內窺鏡的爆炸圖;
圖3為圖1所示結構中,鏡頭1與外管2連接圖;
圖4為鏡頭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威高手術機器人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威高手術機器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97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采棉機、數據處理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商品展示的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