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及分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68947.8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56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羅英;張顯均;李娜;于天達;王仲輝;李燕;劉盧果;李浩;何培峰;胡雪飛;王東輝;顏達鵬;王慶田;舒翔;胡朝威;張翼;郭超;陳忻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G21C19/04 | 分類號: | G21C19/04;G21C15/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應堆 雙板均流式 流量 分配 裝置 分流 結構 | ||
1.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包括壓力容器、吊籃(2)和堆芯下支承板(3),所述吊籃(2)設置壓力容器內,所述吊籃(2)的外壁與壓力容器內壁之間形成環形的下降腔(1),所述堆芯下支承板(3)設置在吊籃(2)的底部,所述壓力容器的底部在堆芯下支承板(3)下方形成下腔室(9),所述堆芯下支承板(3)上設置有若干通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次均流板(5)和流量分配筒(6),所述流量分配筒(6)安裝在下腔室(9)內,所述流量分配筒(6)一端為開端,另一端為封閉端,所述流量分配筒(6)的開端與堆芯下支承板(3)底部連接,所述流量分配筒(6)的封閉端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冷卻劑流通的第一流水孔(7),所述二次均流板(5)安裝在流量分配筒(6)內,所述二次均流板(5)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冷卻劑流通的第二流水孔(8),所述第一流水孔(7)和第二流水孔(8)交錯布置;所述第二流水孔(8)的孔徑小于第一流水孔(7)的孔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水孔(8)的孔徑為第一流水孔(7)的孔徑的1/3~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筒(6)底部與下腔室(9)底部的間距與流量分配筒(6)的高度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均流板(5)與堆芯下支承板(3)之間的間距為流量分配筒(6)高度的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筒(6)上的若干第一流水孔(7)的孔徑相同;所述二次均流板(5)上的若干第二流水孔(8)的孔徑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分配筒(6)的開端設置有法蘭盤(4),所述流量分配筒(6)通過法蘭盤(4)與堆芯下支承板(3)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均流板(5)的外徑與流量分配筒(6)的內徑相同,所述二次均流板(5)與流量分配筒(6)的封閉端平行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反應堆雙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均流板(5)焊接在流量分配筒(6)內壁。
9.一種用于反應堆的分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均流板(5)和流量分配筒(6),所述流量分配筒(6)一端為開端,另一端為封閉端,所述流量分配筒(6)的封閉端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冷卻劑流通的第一流水孔(7),所述二次均流板(5)安裝在流量分配筒(6)內,所述二次均流板(5)上設置有若干用于冷卻劑流通的第二流水孔(8),所述第一流水孔(7)和第二流水孔(8)交錯布置;所述第二流水孔(8)的孔徑小于第一流水孔(7)的孔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未經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894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