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7128.1 | 申請日: | 2020-10-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2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愛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愛橋 |
| 主分類號: | H04B1/3822 | 分類號: | H04B1/382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聯網 無線通信 裝置 | ||
1.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拱形護罩(1)、自供電通信裝置(2)、發電馬達(3)、擾流條(4)、基板(5)、太陽能電池板(6),
所述的基板(5)頂部設有自供電通信裝置(2),所述的自供電通信裝置(2)兩側均設有拱形護罩(1),所述的拱形護罩(1)內部設有發電馬達(3),所述的發電馬達(3)安裝在拱形護罩(1)內部,并且與自供電通信裝置(2)相配合,所述的基板(5)前端設有擾流條(4),所述的基板(5)兩側均設有太陽能電池板(6),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6)安裝在基板(5)上,并且與自供電通信裝置(2)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供電通信裝置(2)包括有通信天線(21)、前蓋(22)、動桿(23)、引流力矩機構(24)、供電通流機構(25),所述的引流力矩機構(24)后端設有供電通流機構(25),所述的引流力矩機構(24)頂部設有通信天線(21),所述的引流力矩機構(24)前端設有前蓋(22),所述的引流力矩機構(24)兩側設有動桿(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力矩機構(24)包括有葉輪(24a)、限位套(24b)、橫軸(24c)、軸套(24d)、引導結構(24e),所述的引導結構(24e)內部設有葉輪(24a),所述的葉輪(24a)中心位置設有橫軸(24c),所述的橫軸(24c)兩側均設有軸套(24d),所述的軸套(24d)頂部設有限位套(24b)。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導結構(24e)包括有右引流塊(24e1)、導流筒(24e2)、左引流塊(24e3)、通流通道(24e4),所述的導流筒(24e2)內部設有左引流塊(24e3)和右引流塊(24e1),所述的左引流塊(24e3)和右引流塊(24e1)上均設有通流通道(24e4)。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電通流機構(25)包括有隔熱罩(25a)、活動滑軸(25b)、限位軌(25c)、供電結構(25d),所述的供電結構(25d)頂部設有隔熱罩(25a),所述的隔熱罩(25a)底部設有限位軌(25c),所述的限位軌(25c)上設有活動滑軸(25b),所述的活動滑軸(25b)活動安裝在隔熱罩(25a)底部,并且與限位軌(25c)采用滑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電結構(25d)包括有分流板(25d1)、外罩(25d2)、儲能供電電池(25d3)、底板(25d4)、氣孔(25d5),所述的外罩(25d2)頂部設有分流板(25d1),所述的外罩(25d2)內部設有儲能供電電池(25d3),所述的外罩(25d2)底部設有底板(25d4),所述的底板(25d4)底部設有氣孔(25d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擾流條(4)水平設置在基板(5)頂面上,且擾流條(4)頂部為圓弧形結構。
8.根據權利要5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聯網無線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桿(23)活動設置在限位套(24b)上,并且前后兩端與前蓋(22)和隔熱罩(25a)活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愛橋,未經張愛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712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