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質絮凝劑和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6413.1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8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胡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C02F1/56;C02F1/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曉東 |
| 地址: | 211106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開發區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絮凝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質絮凝劑和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包括,生物質活性炭、聚氧化乙烯、硅藻土、明膠、殼聚糖,其中,以質量份數計,所述生物質活性炭為14~21份、所述聚氧化乙烯為4.5~7份、所述硅藻土為8~12份、所述明膠為4~6份、所述殼聚糖為3.5~5份。本發明的生物質絮凝劑,對廢水中的灰塵、染料、重金屬、溶解油及其它溶解性有機物等的絮凝、吸附效果均很好,特別是還令人意外地具有較好的殺菌功能,使得絮凝劑同時具有消毒劑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生物質絮凝劑和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水處理劑是指為了除去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質(如腐蝕物、金屬離子、污垢及微生物等),得到符合要求的民用或工業用水而在水處理過程中添加的化學藥品,其中絮凝劑是很重要的一類。絮凝劑通過其帶電基團和水中帶有相反電荷的難于分離的顆粒相互靠近,降低其電勢,使其處于不穩定狀態,并利用其聚合性質使得這些顆粒集中,從而以物理或者化學方法分離出來,達到處理水污染的目的。然而,無機絮凝劑雖價格便宜,卻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利影響;有機高分子絮凝劑雖然用量少,浮渣產量少,絮凝能力強,絮體容易分離,但其殘余單體卻具有“三致”效應(致崎、致癌、致突變),仍不夠絕對安全。因此,近年來出現了利用生物生產絮凝劑的報道,如微生物絮凝劑,但又有著產量低、成本高的缺點。
另外,外來入侵植物的存在也挑戰著生態平衡,對此人們將其變害為寶,有的作飼料,有的做藥材,也有的用來提取染料,但將其應用于水處理領域的報道還未出現。入侵植物作為數量繁多的生物質資源,對其利用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緩解生態環境壓力。
因此,研發一種以入侵植物加工所得的生物質活性炭為主要成分,輔以聚氧化乙烯、硅藻土、明膠、殼聚糖等環保無毒原料的高效迅速的絮凝劑,將可以同時解決上述的多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物質絮凝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物質絮凝劑,包括,生物質活性炭、聚氧化乙烯、硅藻土、明膠、殼聚糖,其中,以質量份數計,所述生物質活性炭為14~21份、所述聚氧化乙烯為4.5~7份、所述硅藻土為8~12份、所述明膠為4~6份、所述殼聚糖為3.5~5份。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質絮凝劑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生物質活性炭,其制備方法包括,將干燥入侵植物顆粒在隔絕空氣的電阻爐中經700~800℃的高溫炭化40~60min,保持溫度并加入水蒸氣、空氣按照體積比為1:2的混合氣體中,進行氧化活化90~120min,活化完成并冷卻后用去離子水洗滌25~35min,再在120℃干燥箱中烘燥2h,即得到生物質活性炭。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質絮凝劑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干燥入侵植物顆粒是以表面潔凈并曬干的入侵植物全株經藥物粉碎機粉碎后,浸漬于氯化鋅溶液中24h,再過濾并將濾渣于80℃下干燥2~3h所得。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質絮凝劑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的氯化鋅溶液濃度在37~43%,氯化鋅溶液與入侵植物顆粒的浸漬比為3:1~3.5:1,干燥入侵植物顆粒的粒徑范圍為250~650μm,平均粒徑為380μm。
作為本發明所述生物質絮凝劑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入侵植物種類包括,紫莖澤蘭、一枝黃花、孔雀草、紫苜蓿、銅錘草、鳳眼蓮、空心蓮子草、尾穗莧、銀花莧、天芥菜、王不留行、勝紅薊、田春黃菊、鉆形紫菀、馬櫻丹中的一種或兩種及其以上的組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翌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64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