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緩凝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64809.2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13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書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市一本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12 | 分類號: | B02C4/12;B02C23/14;B02C4/42;B02C23/04;B02C23/16;B07B1/34;B07B1/42;C04B28/00;C04B40/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靈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58 | 代理人: | 梁鶴鳴 |
| 地址: | 27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凝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超緩凝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石英巖20-30份、水泥30-50份、超緩凝劑10-15份和水100-150份;
該超緩凝混凝土由如下步驟制成:
第一步、將石英巖進行清洗,并烘干,通過研磨裝置研磨干燥后的石英巖得到石英石粉;具體為:
先將石英巖放入載物盤(205),啟動第一電機(209),驅動第一電機(209)的輸出端帶動第一錐齒輪(210)轉動,從而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錐齒輪(211)轉動,第二錐齒輪(211)帶動轉動軸(212)轉動,轉動軸(212)帶動第一轉動圓盤(214)轉動,由于第一轉動凸起(215)不在第一轉動圓盤(214)的中心處,所以當第一轉動圓盤(214)轉動時,帶動第一轉動塊(216)做周期性的圓周運動,帶動第二連接桿(217)拉動第三連接桿(219)做周期性的左右往復運動,從而拉動移動塊(201)最終使第一研磨輥(204)做周期性的左右往復運動,從而對載物盤(205)內的石英巖進行研磨;
研磨后小于出料孔(207)孔徑的石英巖從出料孔(207)落下進入篩分盆(301)內,啟動第二電機(308),帶動第二轉動圓盤(309)轉動,帶動第二轉動凸起(310)做周期性的圓周運動時,會帶動篩分盆(301)做左右方向上的往復運動以及前后方向的擺動,對篩分盆(301)中的石英巖進行篩分;
同時啟動第三電機(313)帶動第三轉動圓盤(314)轉動,帶動第三轉動凸起(315)轉動,當第三轉動塊(316)跟著第三轉動凸起(315)做周期性的圓周運動時,第三固定桿(317)會在第四活動槽(318)內做上下往復運動以及前后的擺動,從而帶動第四固定桿(320)做上下往復運動以及前后的擺動,對第二固定桿(304)產生推擠,從而使第二固定桿(304)做上下方向的往復運動,帶動篩分盆(301)產生上下的抖動,進行篩分;
經過篩分機構(3)篩分后的石英巖從篩孔(302)掉落到研磨室(1)的內部底端,啟動第四電機(401)帶動螺旋桿(402)轉動,通過螺旋桿(402)與套筒(403)的螺紋配合,當螺旋桿(402)轉動時,套筒(403)帶動第二滑塊(405)在第二滑槽(404)內滑動,從而帶動第二研磨輥(406)在研磨室(1)的內部底端滾動,從而對石英巖進行第二次研磨;
第二步、將石英石粉與水混合并攪拌均勻后制得石英石砂漿;
第三步、取水泥與石英石砂漿進行混合得到原料A;
第四步、通過攪拌機對原料A進行攪拌,加水和超緩凝劑攪拌制得超緩凝混凝土;
所述超緩凝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二胺四亞甲基磷酸15-20份、氨基三亞甲基磷酸10-15份、羥甲基丙基纖維素15-20份、白糖10-15份和水30-50份;
所述超緩凝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水和白糖加熱至90-100℃,攪拌條件下加入乙二胺四亞甲基磷酸,充分攪拌后加入氨基三亞甲基磷酸和羥甲基丙基纖維素,得到超緩凝劑;
第一步所述研磨裝置,包括研磨室(1),研磨室(1)的上方設有第一研磨機構(2),第一研磨機構(2)包括移動塊(201),研磨室(1)的內部頂端開設有第一滑槽(202),移動塊(201)的頂部固定有第一滑塊(203),第一滑塊(203)的頂端位于第一滑槽(202)內且與第一滑槽(202)滑動連接,移動塊(201)的底部固定有第一研磨輥(204),移動塊(201)的下方設有載物盤(205),載物盤(205)的前后兩端分別與研磨室(1)的前后兩側壁相固定,載物盤(205)的左右兩端均固定有擋料板,擋料板遠離載物盤(205)的一側均通過第一連接桿(206)與研磨室(1)的內部兩側壁相固定,載物盤(205)的底部開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出料孔(207);
第一研磨機構(2)的下方設有篩分機構(3),篩分機構(3)包括篩分盆(301),篩分盆(301)的底部開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篩孔(302),篩分盆(301)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固定桿(303)和第二固定桿(304),研磨室(1)靠近篩分盆(301)的兩側壁分別開設有第二活動槽(305)和第三活動槽(306),第一固定桿(303)穿過第二活動槽(305)且與第二活動槽(305)活動連接,第二固定桿(304)穿過第三活動槽(306)且與第三活動槽(306)活動連接,第二固定桿(304)遠離篩分盆(301)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限位塊;
篩分機構(3)的下方設有第二研磨機構(4),第二研磨機構(4)包括第四電機(401),第四電機(401)與研磨室(1)的內部側壁相固定,第四電機(401)的輸出端固定有螺旋桿(402),螺旋桿(402)的外側套接有套筒(403),套筒(403)的內部設有內螺紋,螺旋桿(402)的外側設有外螺紋,套筒(403)與螺旋桿(402)螺紋配合,研磨室(1)的內部底端開設有第二滑槽(404),套筒(403)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滑塊(405),第二滑塊(405)與第二滑槽(404)滑動連接,套筒(403)的一側設有第二研磨輥(406),第二研磨輥(406)位于研磨室(1)的內部底端,第二研磨輥(406)與套筒(403)轉動連接;
所述研磨室(1)的外部一側壁上固定有第一支撐架(208),第一支撐架(208)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電機(209),第一電機(209)的輸出端固定有第一錐齒輪(210),第一錐齒輪(210)的一側設有第二錐齒輪(211),第二錐齒輪(211)與第一錐齒輪(210)相互嚙合,第二錐齒輪(211)的一側中心處固定有轉動軸(212),轉動軸(212)的下方設有支撐桿(213),轉動軸(212)與支撐桿(213)轉動連接,轉動軸(212)遠離第二錐齒輪(21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轉動圓盤(214),第一轉動圓盤(214)遠離轉動軸(212)的一側固定有第一轉動凸起(215),第一轉動凸起(215)的外側套接有第一轉動塊(216),第一轉動凸起(215)與第一轉動塊(216)轉動連接,第一轉動凸起(215)遠離第一轉動圓盤(214)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塊,第一轉動塊(216)的一側固定有第二連接桿(217),研磨室(1)靠近第一支撐架(208)的一側開設有第一活動槽(218),第二連接桿(217)遠離第一轉動塊(216)的一端穿過第一活動槽(218)且與第一活動槽(218)活動連接,移動塊(201)靠近第一支撐架(208)的一側固定有第三連接桿(219),第二連接桿(217)遠離第一轉動塊(216)的一端與第三連接桿(219)鉸鏈連接;
所述研磨室(1)的外部靠近第一支撐架(208)的一側固定有第二支撐架(307),第二支撐架(307)位于第一支撐架(208)的下方,第二支撐架(307)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電機(308),第二電機(308)的輸出端固定有第二轉動圓盤(309),第二轉動圓盤(309)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轉動凸起(310),第二轉動凸起(310)的外側套接有第二轉動塊(311),第二轉動塊(311)與第二轉動凸起(310)轉動連接,第二轉動凸起(310)的頂端固定有第二限位塊,第二轉動塊(311)的一側與第一固定桿(303)遠離篩分盆(301)的一端相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桿(304)的下方設有傳動箱(312),傳動箱(312)位于研磨室(1)的內部且與研磨室(1)的內部側壁相固定,傳動箱(312)的內部側壁固定有第三電機(313),第三電機(313)的輸出端固定有第三轉動圓盤(314),第三轉動圓盤(314)遠離第三電機(313)的一側固定有第三轉動凸起(315),第三轉動凸起(315)的外側套接有第三轉動塊(316),第三轉動塊(316)與第三轉動凸起(315)轉動連接,第三轉動凸起(315)遠離第三轉動圓盤(314)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限位塊,第三轉動塊(316)的頂部固定有第三固定桿(317);
所述傳動箱(312)的頂部開設有第四活動槽(318),第三固定桿(317)穿過第四活動槽(318)且與第四活動槽(318)活動連接,第三固定桿(317)的頂端開設有工作腔(319),工作腔(319)的內部設有第四固定桿(320),第四固定桿(320)的頂端穿過第三固定桿(317)且與第三固定桿(317)滑動連接,第四固定桿(320)的頂端與第二固定桿(304)的底端相接觸,第四固定桿(320)的底端固定有第五限位塊,第五限位塊的底部固定有伸縮彈簧(321),伸縮彈簧(321)的底端與工作腔(319)的內部底端相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市一本建材有限公司,未經臨沂市一本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480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