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腸道菌群的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4129.0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0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魏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0/00 | 分類號: | A61B10/00;A61D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陳炳萍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腸道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腸道菌群的收集裝置,包括支撐機構,以及安裝在所述支撐機構的頂部用于對實驗動物進行固定的固定組件,安裝在所述固定組件的一側且連接于所述支撐機構用于收集實驗動物糞便的接糞組件。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十分方便,采用了該實驗動物固定組件可以省時省力地固定實驗動物,擺脫多人操作的問題,方便實驗人員操作,同時實驗時能夠減少動物掙扎,其成本低廉,具備良好的市場推廣前景,可提高采樣效率,防止腸道菌群樣品污染,便于樣品收集,易于清洗消毒,重復利用,采用該收集裝置先收集樣品后轉移到采樣管中,接糞簍中有濾網,尿液可以排除,降低尿液對樣品的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實驗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腸道菌群的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人體腸道菌群與多種病癥密切關聯,當腸道菌群與人體以及外部環境的動態平衡狀態被打破時會形成腸道菌群失調,進而引發疾病或者加重原有病情,實驗小鼠在生理、生化指標及其調控機制等方面與人類非常相似,加之更方便飼養、觀察和操作的優勢,所以在腸道菌群的研究當中實驗小鼠可以作為復制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目前小鼠腸道菌群(又稱“糞便細菌”、“糞菌”)的收集通常采用的是按摩腹部法或逼迫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配合,通過輕輕擠壓小鼠腹部或按壓小鼠尾巴末尾尖端以引起小鼠的應激反應來采集小鼠直腸末端的糞菌。
現有方法只能針對單一實驗對象實現短時間內采集糞菌樣品,采樣效率低;實驗對象在采樣過程中會持續活動,導致采樣不方便,容易造成所收集的樣品被尿液、操作者手套附著物等交叉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腸道菌群的收集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腸道菌群的收集裝置,包括支撐機構,以及安裝在所述支撐機構的頂部用于對實驗動物進行固定的固定組件,安裝在所述固定組件的一側且連接于所述支撐機構用于收集實驗動物糞便的接糞組件;
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底板、吸盤,所述底板的下端四角安裝有所述吸盤,所述底板的上端安裝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端安裝有轉動座,所述轉動座的上端安裝有所述固定組件;
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殼體、插板,所述轉動座的上端安裝有所述殼體,所述殼體與所述轉動座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殼體上成型有凹槽,對應的凹槽內安裝有所述插板,所述殼體的內側壁上對稱安裝有2個連接件,2個所述連接件上均安裝有卡板,所述殼體的一側安裝有所述接糞組件;
所述接糞組件包括豎桿、活動架,所述殼體的一側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安裝有所述豎桿,所述豎桿上安裝有所述活動架,所述活動架與所述豎桿滑動連接并通過螺釘進行固定,所述活動架的另一端安裝有接糞簍,所述接糞簍的內部安裝有濾網;
還包括安裝在所述固定組件的一端下方用于對實驗動物的尾部進行固定的尾部限位組件。
優選地:所述尾部限位組件包括槽板、蓋板,所述殼體的一端下側且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安裝有所述槽板,所述槽板的一側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槽板通過合頁連接并通過螺釘進行固定,所述蓋板與所述槽板上均成型有相對應的凹槽。
優選地:所述尾部限位組件包括支撐桿、橫桿,所述殼體的一端下側且在所述底板的上端安裝有2個所述支撐桿,2個所述支撐桿之間安裝有2個所述橫桿。
優選地:所述支撐柱與所述底板一體成型,所述轉動座與所述支撐柱通過螺栓緊固連接。
優選地:所述連接件與所述殼體通過螺栓連接,所述卡板與所述連接件通過螺釘緊固連接。
優選地:所述豎桿與所述底板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濾網與所述接糞簍通過卡槽連接。
優選地:所述槽板與所述底板通過螺釘連接。
優選地:所述支撐桿與所述底板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橫桿與所述支撐桿通過焊接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未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41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