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道盲檢測方法和裝置以及通信裝置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2227.0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25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任江濤;鄧敬賢;胡劍鋒;張國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四季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B7/0456;H04L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劉鋒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道 檢測 方法 裝置 以及 通信 存儲 介質 | ||
公開了一種信道盲檢測方法和裝置以及通信裝置和存儲介質。通過接收物理廣播信道PBCH在一個子周期內發送的子幀信號,獲取所述子幀信號在候選天線端口數量和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下對應的第一比特序列,根據循環前綴類型和所述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確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根據所述起始位置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進行解速率匹配以獲取第二比特序列,對所述第二比特序列進行解碼、校驗處理以獲取校驗結果,將校驗結果正確的第三比特序列對應的候選天線端口數量和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確定為所述子幀信號對應的天線端口數量和子周期幀頭索引。由此,可以減小解速率匹配的緩存和計算量,提高盲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道盲檢測方法和裝置以及通信裝置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組織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技術標準的長期演進。LTE的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廣播信道)用于承載系統廣播信息的MIB(master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塊)。在下行控制信息的發送端確定需要發送的相關數據之后,對MIB信息依次進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循環冗余校驗碼)校驗、信道編碼、速率匹配、加繞、調制、映射預處理和資源映射等處理,將進行上述處理后的信息發送。接收端若需要接收MIB信息,則需要對該MIB信息進行盲檢測,即在計算得到的搜索空間上搜索該MIB信息所在的位置,對該位置的MIB信息進行譯碼,并依次對譯碼后的MIB信息進行解資源映射、解速率匹配、解擾、解信道編碼和CRC校驗等處理,若經CRC校驗后,如校驗結果正確,則盲檢測成功。
但是,現有技術的盲檢測方法需要占用較大的緩存,同時計算量也比較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信道盲檢測方法和裝置以及通信裝置和存儲介質,可以減小解速率匹配的緩存和計算量,提高盲檢測效率。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道盲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物理廣播信道PBCH在一個子周期內發送的子幀信號;
獲取所述子幀信號在候選天線端口數量和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下對應的第一比特序列;
根據循環前綴類型和所述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確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所述循環前綴類型包括常規循環前綴和擴展循環前綴,所述循環前綴類型在小區搜索時獲取;
根據所述起始位置對所述第一比特序列進行解速率匹配以獲取第二比特序列;
對所述第二比特序列進行解碼處理以獲取對應的第三比特序列;
對所述第三比特序列進行校驗以獲取校驗結果;以及
將校驗結果正確的第三比特序列對應的候選天線端口數量和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確定為所述子幀信號對應的天線端口數量和子周期幀頭索引,所述子周期幀頭索引用于表征所述子幀信號的子周期在PBCH周期中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候選天線端口數量包括1、2和4,所述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包括1、2、3和4。
優選地,根據循環前綴類型和所述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確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包括:
響應于所述循環前綴類型為常規循環前綴,所述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為1、2、3和4時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全為1。
優選地,根據循環前綴類型和所述候選子周期幀頭索引確定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起始位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四季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四季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22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