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褪色彩石墨工藝品的制備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61350.0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8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郭泰山;馬偉;田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4C3/04 | 分類號: | B44C3/04;B44C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李開騰 |
| 地址: | 313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褪色 石墨 工藝品 制備 設備 | ||
1.一種防褪色彩石墨工藝品的制備設備,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加料倉(11)及第二加料倉(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料倉(11)呈筒形設置,其內儲存有攪拌混捏后的石墨原料混合物,所述第二加料倉(12)呈環狀筒形設置,其內儲存有顆粒狀的氟化鹽;
轉盤(2),所述轉盤(2)水平旋轉設置于所述第一加料倉(11)及所述第二加料倉(12)的正下方,沿該轉盤(2)的旋轉方向,所述第一加料倉(11)位于所述第二加料倉(12)的前方;
成型裝置(3),所述成型裝置(3)沿所述轉盤(2)的周向等距設置有四組,該成型裝置(3)隨所述轉盤(2)同步旋轉,且該成型裝置(3)上設置有圓筒形的壓料空間(31)及圍繞該壓料空間(31)均布設置的若干組抹料機構(32),所述抹料機構(32)對所述壓料空間(31)內壓制成型的柱料(30)的外圓周側壁涂抹氟化鹽顆粒;
所述成型裝置(3)包括外筒(33)、內筒(34)及底板(35),所述外筒(33)轉動安裝于所述轉盤(2)上,其內圓周側壁上等距安裝有所述抹料機構(32),所述內筒(34)同軸套設于所述外筒(33)內,其上下升降設置,所述底板(35)設置于所述外筒(33)的底部,其與所述內筒(34)組合形成所述壓料空間(31);以及
壓制裝置(4),所述壓制裝置(4)安裝于所述第二加料倉(12)處,其對位于所述第二加料倉(12)下方的所述成型裝置(3)的壓料空間(31)內的石墨原料混合物進行壓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褪色彩石墨工藝品的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2)的周向上,沿其旋轉方向依次等距設置有第一加料工位(21)、第二加料工位(22)、解鎖工位(23)及出料工位(24),所述第一加料工位(21)位于所述第一加料倉(1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加料工位(22)位于所述第二加料倉(12)的正下方,所述解鎖工位(23)正對所述第一加料工位(21)設置于所述轉盤(2)的另一側,所述出料工位(24)正對所述第二加料工位(22)設置于所述轉盤(2)的另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褪色彩石墨工藝品的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3)的底部設置有內螺紋(331),所述內筒(34)的外圓周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內螺紋(331)對應配合的外螺紋(341),所述外筒(33)上設置有驅動該外筒自轉的旋轉機構(36),所述內筒(34)上設置有限制所述內筒(34)環向自由度的限位機構(3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褪色彩石墨工藝品的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裝置(3)隨所述轉盤(2)旋轉,自所述第二加料工位(22)轉移至所述解鎖工位(23)的過程中,所述旋轉機構(36)驅動所述外筒(33)自轉,所述限位機構(37)限制所述內筒(34)的環向自由度,所述內筒(34)沿軸向下降移動,所述抹料機構(32)自所述外筒(33)伸出與所述柱料(30)的外壁抵觸;所述成型裝置(3)自所述解鎖工位(23)轉移至所述出料工位(24)的過程中,所述旋轉機構(36)驅動所述外筒(33)自轉,所述抹料機構(32)隨該外筒(33)同步旋轉,對所述柱料(30)的外側壁涂抹氟化鹽;所述成型裝置(3)自所述出料工位(24)轉移至第一加料工位(21)的過程中,所述旋轉機構(36)驅動所述外筒(33)反向自轉,所述限位機構(37)限制所述內筒(34)的環向自由度,所述內筒(34)沿軸向上升移動復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褪色彩石墨工藝品的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36)包括:
齒圈(361),所述齒圈(361)同軸套設于所述外筒(33)的外圓側壁上;
第一弧形齒條(362),所述第一弧形齒條(362)設置于所述第二加料工位(22)與所述解鎖工位(23)之間,其與所述齒圈(361)嚙合設置,驅動所述外筒(33)正轉;
第二弧形齒條(363),所述第二弧形齒條(363)設置于所述解鎖工位(23)與所述出料工位(24)之間,其與所述齒圈(361)嚙合設置,驅動所述外筒(33)正轉;以及
第三弧形齒條(364),所述第三弧形齒條(364)設置于所述出料工位(24)與所述第一加料工位(21)之間,其與所述齒圈(361)嚙合設置,驅動所述外筒(33)反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鋼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135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