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智慧社區的應急管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0580.5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8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應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元量知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G06F16/78;G06F16/71;G06F16/907;G06F16/901;G06K9/00;G06T7/73;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8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智慧 社區 應急 管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智慧社區和大數據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智慧社區的應急管理方法,其包括:智慧社區云平臺的應急識別模塊根據應急監測數據識別是否發生應急事件,并在發生應急事件時根據應急事件類型、應急事件時間和應急事件地點進行應急疏散區域分析以獲取應急疏散區域。居民分布模塊獲取應急疏散區域內的居民分布視頻,并對應急疏散區域內的居民分布視頻進行居民室外分布分析以得到應急疏散區域內的居民室外分布信息,然后根據社區居民實時統計信息和居民室外分布信息獲得居民室內分布信息。應急疏散模塊根據應急疏散區域的居民室外分布信息、居民室內分布信息和應急疏散區域地形圖分析獲得應急疏散方案,并將其發送相應的應急疏散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社區和大數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智慧社區的應急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智慧社區是指通過利用各種智能技術和方式,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群眾提供政務、商務、娛樂、教育、醫護及生活互助等多種便捷服務的模式。從應用方向來看,“智慧社區”應實現“以智慧政務提高辦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區提升社區品質”的目標。
社區中可能發生的應急事件包括:火災、地震、煤氣泄露等。為此,人們在社區里設置了消防疏散指示設備。現有的消防疏散指示設備通常只有一個指向安全出口的方向指示標記,當災情發生時,被困人員只能按照消防疏散指示設備的方向朝安全出口疏散。但由于災難發生地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且當建筑物的通道較為復雜,安全出口設置多個時,使得很多通道的被困人員無法實現根據災難發生地來選擇最短路徑進行疏散,甚至出現多個通道的人員都通往同一個通道疏散的現象,不僅疏散效率低,而且容易在疏散過程中發生混亂,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亡。此外,當多個位置同時發生災難時,現有的消防疏散指示設備存在疏散方向指示錯誤的隱患。為此,如何有效提高災難發生時消防應急疏散效率,保障被困人員的安全性就成為一種客觀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智慧社區的應急管理方法,其包括:第一應急管理設備根據實時采集的出入門禁信息獲取社區居民實時統計信息并將其發送到智慧社區云平臺;
第二應急管理設備對采集的居民活動視頻標注監控時間和標注監控地點以得到居民分布視頻并將其發送到智慧社區云平臺;
應急事件監測設備將實時采集的監測數據標注監測時間和監測地點以得到應急監測數據并將其發送到智慧社區云平臺;
智慧社區云平臺的應急識別模塊根據應急監測數據識別是否發生應急事件,并在發生應急事件時識別應急事件類型、應急事件時間和應急事件地點,然后根據應急事件類型、應急事件時間和應急事件地點進行應急疏散區域分析以獲取應急疏散區域;
居民分布模塊獲取應急疏散區域內的居民分布視頻,并對應急疏散區域內的居民分布視頻進行居民室外分布分析以得到應急疏散區域內的居民室外分布信息,然后根據社區居民實時統計信息和居民室外分布信息獲得居民室內分布信息;
應急疏散模塊從數據庫獲取應急疏散區域的應急疏散區域地形圖,并根據應急疏散區域的居民室外分布信息、居民室內分布信息和應急疏散區域地形圖進行應急疏散決策以獲得應急疏散方案,并將應急疏散方案發送相應的應急疏散設備。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應急事件類型包括:火災、地震、毒氣泄漏和爆炸。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應急管理設備為具有數據傳輸功能和數據分析功能的智能門禁設備。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第二應急管理設備為布設在社區的室外的具有數據傳輸功能和通信功能的監控設備,其包括:槍型攝像機、一體化攝像機、半球形攝像機、魚眼攝像機和針孔攝像機。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應急疏散設備為布設在室內和室外的具有語音播報功能和圖像顯示功能的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元量知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元量知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05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