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墨式生物試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0511.4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24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呂椬境 | 申請(專利權)人: | 泓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26 | 分類號: | G01N27/26;B05D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羅永杰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墨式 生物 試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電極、一第二電極及一第三電極形成于該基板表面,且該第一電極、該第二電極及該第三電極彼此隔離;
一支撐層,設置于該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檢測區、一第二檢測區及一通道于其中,該第一檢測區與該第二檢測區彼此隔離,并透過該通道與外界連通;以及
一蓋板,設置于該支撐層上;
其中,該第一檢測區與該第二檢測區內分別含有不同的生物試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檢測區與該第二檢測區分別包含一開口,貫通該蓋板。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檢測區內曝露部分該第一電極和部分該第二電極,且在曝露的該第一電極和該第二電極上覆蓋有一第一生物試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檢測區內曝露部分該第一電極和部分該第三電極,且在曝露的該第一電極和該第三電極上覆蓋有一第二生物試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層包含一UV油墨的堆疊層,且具有一表面張力范圍介于20~40達因(Dyne)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UV油墨堆疊層具有一厚度范圍介于10~100微米(μm)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生物試劑包含酵素、抗原或抗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生物試劑具有一表面張力范圍介于25~50達因(Dyne)之間。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基板表面上還包含有一第四電極和一第五電極,且分別與該第一電極、該第二電極以及該第三電極隔離。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其特征在于,該支撐層還包含一第三檢測區和一第四檢測區,且分別與該第一檢測區和該第二檢測區隔離,該第三檢測區內曝露部分該第一電極和部分該第四電極,而該第四檢測區曝露部分該第一電極和部分該第五電極;
其中,該第三檢測區內曝露的該第一電極和該第四電極上覆蓋有一第三生物試劑,該第四檢測區內曝露的該第一電極和該第五電極上覆蓋有一第四生物試劑,該第一生物試劑、該第二生物試劑、該第三生物試劑以及該第四生物試劑皆不相同。
11.一種噴墨式生物試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一基板;
形成一第一電極、一第二電極和一第三電極于該基板上,且該第一電極、該第二電極和該第三電極彼此隔離;
利用一噴墨制程,噴涂一支撐層于該基板上,且曝露部分的該第一電極和部分的該第二電極,以形成一第一檢測區,曝露部分的該第一電極和部分的該第三電極,以形成一第二檢測區,并曝露部分該基板表面,以形成一通道,其中,該第一檢測區和該第二檢測區彼此隔離,并透過該通道與外界連通;
利用該噴墨制程,噴涂不同的生物試劑于該第一檢測區和該第二檢測區內;以及
設置一蓋板于該支撐層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噴涂該支撐層包含利用該噴墨制程,噴涂多層UV油墨層,并透過照射UV光固化的方式所完成的一堆疊層。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噴墨制程所噴涂的UV油墨層具有一黏度范圍介于2~30厘泊(cP)之間。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噴墨式生物試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噴墨制程所噴涂的UV油墨層具有一墨液體積介于3~100墨滴(pL)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泓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泓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051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