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60282.6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3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利;沈琴琴;沈偉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巖科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72 | 分類號: | E02D5/72;E02D5/38;E02D7/20;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雙華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回收 靜壓 沉管樁 裝置 施工 方法 | ||
1.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3),套接于外套管(3)底部的樁尖機構;樁尖機構包含內樁尖(2)、滑動承壓塊(4)和手爪形鋼管(5);其中,滑動承壓塊(4)裝配于內樁尖(2)與外套管(3)之間,內樁尖(2)內套接有手爪形鋼管(5);手爪形鋼管(5)底部連接滑動承壓塊(4),手爪形鋼管(5)上連接鋼絲繩(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樁尖(2)直徑小于外套管(3)內徑,內樁尖(2)為澆鋼鑄造的空心圓錐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樁尖(2)與外套管(3)之間的間隙單側為2~1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爪形鋼管(5)底部呈錐形傾斜部(50),該傾斜部(50)的傾斜角度與內樁尖(2)內壁的傾斜角度相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爪形鋼管(5)的中部形成有限位臺階(51),與此相對應的,內樁尖(2)頂部設置有與限位臺階(51)相適配的限位鐵板(20),限位臺階(51)與限位鐵板(20)相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樁尖(2)的側壁形成有凹槽(21),滑動承壓塊(4)轉配于凹槽(21)內,與手爪形鋼管(5)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底部形成有厚度變厚的樁靴(30);該樁靴(30)的傾斜角度與滑動承壓塊(4)的傾斜角度相一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的底部樁靴(30)靠近內樁尖(2)頂部位置形成有內置加壓限位臺階(5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爪形鋼管(5)與內樁尖(2)的間隙單側為2mm。
10.一種如權利要求1-9之任意所述的樁尖可回收的靜壓沉管樁裝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施工準備,將施工需要用到的設備、工具和物體準備充分,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壓實并清理雜物,清除軟土,量標樁位中心位置;
步驟二、樁基對位;包括樁機就位和樁管對中調直,其中樁機就位:靜壓樁機安裝調試后,行至樁位處,使樁管中心與地面上標識樁位的小木樁基本對準,調平靜壓樁機;
步驟三、靜壓成樁;將裝配好的內樁尖(2)、外套管(3)、滑動承壓塊(4)和手爪形鋼管(5)通過靜壓樁機作用在外套管(3)上的壓力打入地基土中;
步驟四、通過靜壓樁機上的吊機上提鋼絲繩(1)帶動手爪形鋼管(5)至限位鋼板(20)處,繼續上提鋼絲繩(1)帶動整個樁尖吊出外套管外成孔;
步驟五、在外套管(3)內吊放鋼筋籠;
步驟六、灌注混凝土或砂石料填充料;
步驟七、通過高頻振動或液壓拔樁機拔出外套管(3);
步驟八、成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巖科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巖科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602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陶瓷圓底杯及生產制作工藝
- 下一篇:一種環保型隧道窯燒結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