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59863.8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23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俊;徐德輝;張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1J5/12;G01J5/0806;G01J5/0802;G01J5/06;G01J5/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區(qū)***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測溫 傳感器 裝置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包括管帽、凸透鏡、紅外濾光片、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及封裝底座;所述封裝底座位于所述管帽的底部以和所述管帽構成一封閉的中空區(qū)域;所述管帽上設置有朝所述中空區(qū)域凹陷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凸透鏡嵌設于所述凹槽內,且覆蓋所述通孔;所述紅外濾光片設置于所述中空區(qū)域內,且對應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紅外熱電堆傳感器位于所述中空區(qū)域內,且對應位于所述紅外濾光片的下方,所述紅外熱電堆傳感器與所述紅外濾光片具有間距。本發(fā)明有助于確保探測范圍內散布性的紅外光能被集中接收,有助于提高測溫精度,且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測溫距離,有利于擴大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的應用場景。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溫度傳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
背景技術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fā),包括測溫槍在內的各種測溫設備的需求激增,各種測溫結構的產品井噴式沖擊市場,但在欣欣向榮的市場背后又存在很多技術壁壘未被打破。比如,2013年10月10日,由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在日本熊本市表決通過了旨在控制和減少全球汞排放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簡稱《水俁公約》。按照《水俁公約》中的約定,締約國政府需逐步停止生產和銷售含汞產品。按此約定,中國政府自2020年1月1日起實行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的政策。故以往接觸式的水銀測溫方式將被替代,而通過紅外無接觸式測溫的方式逐漸主導市場。只有對傳感器進行再一次結構升級,才能真正支撐“無接觸測溫”的后續(xù)發(fā)展。但是現(xiàn)有的紅外測溫傳感器因為結構工藝造成探測范圍過大和/或測溫距離過近而導致其應用場景受限。這是因為探測范圍大導致接收過多的紅外波長,影響測溫精度,而測溫距離過近又直接影響應用端的二次開發(fā)。
發(fā)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紅外測溫傳感器探測范圍過大導致影響測溫精度,和/或測溫距離過近影響應用端的二次開發(fā),導致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的應用場景受限等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包括管帽、凸透鏡、紅外濾光片、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及封裝底座;所述封裝底座位于所述管帽的底部以和所述管帽構成一封閉的中空區(qū)域;所述管帽上設置有朝所述中空區(qū)域凹陷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凸透鏡嵌設于所述凹槽內,且覆蓋所述通孔;所述紅外濾光片設置于所述中空區(qū)域內,且對應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紅外熱電堆傳感器位于所述中空區(qū)域內,且對應位于所述紅外濾光片的下方,所述紅外熱電堆傳感器與所述紅外濾光片具有間距。
可選地,所述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包括硅襯底以及在所述硅襯底上形成的多個相互串聯(lián)的熱電偶。
可選地,所述凸透鏡為硅材質透鏡,所述紅外濾光片為硅材質紅外濾光片。
可選地,所述管帽為鐵鍍鎳材質的金屬管帽。
可選地,所述凸透鏡為球形濾光透鏡,所述凹槽為圓形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徑與所述凸透鏡底部的橫向尺寸一致。
可選地,所述凸透鏡通過高導熱率的環(huán)氧樹脂設置于所述凹槽內。
可選地,所述紅外濾光片通過高導熱率的環(huán)氧樹脂貼置于所述管帽的內表面。
可選地,所述紅外熱電堆傳感器通過環(huán)氧樹脂層設置于所述封裝底座上。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對管帽結構進行改善以與現(xiàn)有的傳感器工藝相結合,同時利用凸透鏡過濾掉非預期波長的熱紅外波并經紅外濾光片進一步濾除雜散波,確保探測范圍內散布性的紅外光能被集中接收,有助于提高測溫精度,且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測溫距離,有利于擴大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的應用場景。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發(fā)明提供的紅外測溫傳感器裝置的局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為圖1沿AA’線方向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98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紅外熱電堆芯片的扇出型晶圓級封裝結構及封裝方法
- 下一篇:沖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