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常行為檢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8838.8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00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蔚勇;劉樹明;朱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N3/0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穎;臧建明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常 行為 檢測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申請提供一種異常行為檢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該方法包括:獲取待識別數據,所述待識別數據中的目標包括車輛;通過關鍵點檢測網絡模型的識別框檢測模塊,確定所述車輛的識別框,利用所述關鍵點檢測網絡模型的關鍵點檢測模塊,檢測所述車輛的識別框中所述車輛的關鍵點;對所述車輛的關鍵點進行關鍵點跟蹤,確定所述車輛的運動軌跡;根據所述車輛的運動軌跡和所述車輛所在的區域確定所述車輛是否存在異常行為。不僅可以適用于多種行為場景,對多種異常行為進行檢測,而且可以適應不同的周圍環境,異常行為檢測的魯棒性較好。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異常行為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異常行為檢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智能視頻監控已經成為人工智能領域非常活躍的熱點技術之一,是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安防領域的重要應用。在交通路口、火車站、地鐵站、廣場等公共區域中常常存在著車流高峰或人流高峰,對于車輛以及行人的異常行為檢測,對于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以及對交通事故的及時發現尤為重要。
現有技術中,對于交通異常行為的檢測,通常采用傳統算法進行異常行為檢測,其主要包括交通數據采集,然后通過背景差分法對交通數據進行檢測確定運動車輛,然后與預先定義的行為進行比較,確定運動車輛的行為是否為預先定義的行為,實現了對車輛異常行為的檢測。
然而,現有技術中采用傳統算法進行異常行為檢測受限于各種行為場景,異常行為檢測的魯棒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異常行為檢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以實現異常行為的檢測,并且適用于各種行為場景,異常行為檢測的魯棒性較好。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異常行為檢測方法,包括:
獲取待識別數據,待識別數據中的目標包括車輛;通過關鍵點檢測網絡模型的識別框檢測模塊,確定車輛的識別框,利用關鍵點檢測網絡模型的關鍵點檢測模塊,檢測車輛的識別框中車輛的關鍵點;對車輛的關鍵點進行關鍵點跟蹤,確定車輛的運動軌跡;根據車輛的運動軌跡和車輛所在的區域確定車輛是否存在異常行為。
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關鍵點檢測網絡模型對待識別數據中的車輛進行關鍵點檢測,并根據車輛的關鍵點確定車輛的運動軌跡,進而利用車輛的運動軌跡以及車輛所在的區域,確定車輛是否存在異常行為,不僅可以適用于多種行為場景,對多種異常行為進行檢測,而且可以適應不同的周圍環境,異常行為檢測的魯棒性較好。并且,相比于現有技術中采用背景差分法對交通數據進行檢測確定運動車輛,然后與預先定義的行為進行比較檢測異常行為的方式,可以提高異常行為檢測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根據車輛的運動軌跡和車輛所在的區域確定車輛是否存在異常行為,包括:
若車輛所在的區域為車道區域,且車輛的運動軌跡與車道區域的規定行使方向不同,則確定車輛存在逆行行為;和/或,若車輛所在的區域為非道路區域,且車輛的運動軌跡在第一預設時間內未發生變化,則確定車輛存在駛出路面的行為;和/或,若車輛所在的區域為中心路口區域,且車輛的運動軌跡在第二預設時間內未發生變化,則確定車輛存在路口停留的行為;和/或,若在當前可通行車道區域以外的區域存在運動軌跡發生變化的第一車輛,且第一車輛的車輛軌跡經過中心路口區域,則確定第一車輛存在闖紅燈的行為。
本申請實施例中,實現了對車輛異常行為的判斷。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目標包括行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異常行為檢測方法,還可以包括:
通過關鍵點檢測網絡模型,確定行人的識別框和行人的關鍵點;將行人的識別框以及行人的關鍵點輸入至行為判別網絡模型,以確定行人的人體姿態;根據人體姿態、行人所在的區域和車輛的識別框,確定車輛是否存在異常行為。
本申請實施例中,通過利用行人的人體姿態、行人所在的區域以及車輛的識別框,對車輛的行為進行判斷,可以提高對車輛異常行為檢測的適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88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