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包裝瓶烘干冷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8724.3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6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蘭;沈錦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瑞姿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15/18 | 分類號: | F26B15/18;F26B25/00;F26B23/06;F26B25/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丁云 |
| 地址: | 20181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裝 烘干 冷卻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裝瓶烘干冷卻系統,包括烘干箱、冷卻箱、溫度檢測組件、包裝瓶輸送線和控制器,包裝瓶輸送線依次經過烘干箱和冷卻箱,包裝瓶輸送線上設有包裝瓶支撐柱,烘干箱的頂部設有烘干裝置,冷卻箱的頂部設有冷卻裝置,溫度檢測組件包括第一測溫儀和第二測溫儀,第一測溫儀設于烘干箱的出料口處,第二測溫儀設于冷卻箱的出料口處,烘干裝置、冷卻裝置、第一測溫儀、第二測溫儀分別與控制器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烘干冷卻系統能夠在烘干箱、冷卻箱內依次對清洗后的包裝瓶進行烘干和冷卻,全過程采用控制器控制電熱管、冷卻風機的功率,有效對包裝瓶進行輸送、烘干和冷卻,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烘干冷卻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包裝瓶烘干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在包裝瓶的生產流程中,需要對生產好的包裝瓶進行利用水流清洗,清洗后的包裝瓶,然后進行擦拭、晾干。現有的清洗后擦拭,需要人工進行操作擦干操作,人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并且擦干后還人工轉移至晾干位置進行放置晾干,需要的工作環境大,生產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擦拭、晾干的效果也不能把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包裝瓶烘干冷卻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包裝瓶烘干冷卻系統,包括烘干箱、冷卻箱、溫度檢測組件、包裝瓶輸送線和控制器,所述的包裝瓶輸送線依次經過烘干箱和冷卻箱,所述的包裝瓶輸送線上設有包裝瓶支撐柱,所述的烘干箱的頂部設有烘干裝置,所述的冷卻箱的頂部設有冷卻裝置,所述的溫度檢測組件包括第一測溫儀和第二測溫儀,所述的第一測溫儀設于烘干箱的出料口處,所述的第二測溫儀設于冷卻箱的出料口處,所述的烘干裝置、冷卻裝置、第一測溫儀、第二測溫儀分別與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溫度檢測組件還包括多個溫度傳感器,所述的溫度傳感器設于烘干箱內,所述的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
優選地,所述的溫度檢測組件包括三個溫度傳感器。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測溫儀、第二測溫儀為在線紅外熱成像儀。
優選地,所述的烘干裝置包括多個電熱管,所述的電熱管的頂部與烘干箱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的電熱管為M型烘箱電熱管。
優選地,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冷卻風機、冷卻主風道和多個冷卻次風道,所述的冷卻主風道與冷卻風機連通,所述的冷卻次風道的底部與冷卻箱的頂面連通,所述的冷卻次風道的頂部與冷卻主風道連通。
優選地,所述的包裝瓶輸送線包括傳送帶、包裝瓶支撐柱和多個驅動輥,所述的驅動輥設于烘干箱、冷卻箱內,所述的傳送帶依次繞過多個驅動輥,所述的包裝瓶支撐柱設于傳送帶上。
優選地,所述的在線紅外熱成像儀的型號為PI-400i紅外熱成像儀。
優選地,所述的烘干箱上開設有烘干視窗。
優選地,所述的冷卻箱上開設有冷卻視窗。
優選地,所述的控制器為STM32F4單片機。
本發明使用時,溫度檢測組件能夠實時獲取烘干箱出口處包裝瓶的溫度、冷卻箱出口處包裝瓶的溫度、烘干箱內各部位的溫度。控制器可以根據烘干箱內各部位的溫度情況,控制不同位置電熱管的功率,使烘箱內各部位的溫度均勻,優化包裝瓶的烘干效果,控制器還可以根據烘干箱出口處的包裝瓶的溫度與冷卻箱出口處包裝瓶的溫度調節冷卻風機的功率,能夠在起到烘干、冷卻的前提下降低能耗,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瑞姿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瑞姿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87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