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極板輥壓拉延成形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8571.2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0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富強;趙倫;黃慶學;丁小鳳;楊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B13/02 | 分類號: | B21B13/02;B21B31/1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極板 拉延 成形 | ||
一種金屬極板輥壓拉延成形機,屬于金屬極板制造技術領域,由伺服電機帶動的輥壓裝置、調節裝置均安裝在方形箱體正面上的圓形通孔內;輥壓裝置是由上、下壓輥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扇形的上、下旋轉塊下面的凹槽內,上、下旋轉塊之間通過支撐彈簧連接,上、下旋轉塊圓弧面上制有齒槽,分別與上、下內齒條相嚙合,上、下內齒條一端與伺服電動缸連接,另一端支撐在箱體上的上、下內齒條孔內,左、右弧形板通過上側左、右支撐梁、下側左、右支撐梁安裝在箱體上、下支撐孔內,其內弧面與上、下旋轉塊的弧面貼合,用于壓輥軸向微動調節的滾珠絲桿調節螺釘安裝在上壓輥端部;優點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可連續加工生產、成本較低、產品質量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極板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金屬極板輥壓拉延成形機。
技術背景
目前,超薄金屬極板在燃料電池中已應用,這種帶有微流道、微肋條、微凹槽的金屬極板,在制備中,存在以下問題:采用電化學腐蝕加工技術的缺點是成本高、效率低;采用沖壓成形工藝存在的缺點是加工不連續,特別是受到材料成形極限的限制,當金屬極板上流道深度增大時候,極易出現拉深圓角處發生裂紋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金屬極板輥壓拉延成形機,可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
本發明是這樣實施的,主傳動是由伺服電機通過安全聯軸器、減速箱、傳動軸、十字聯軸器、及花鍵套與安裝在下壓輥上的下同步齒輪連接,下同步齒輪與安裝在上壓輥軸頸上的上同步齒輪相嚙合,其特征在于:長方形箱體的正面制有圓形通孔,在圓形通孔內安裝有與主傳動相連接的上、下壓輥,上、下壓輥的兩端頸部分別安裝有壓輥上、下軸承,壓輥上、下軸承分別安裝在各自對應的上、下軸承座內,各軸承座分別固定連接在各自對應的上、下軸承座固定板上,上、下軸承座固定板分別通過支撐螺釘固定連接在上、下旋轉塊的凹槽內,上、下軸承座固定板與上、下旋轉塊之間分別安裝有上、下壓力傳感器,扇形的上、下旋轉塊的圓弧形頂部段上制有齒槽,分別與水平安裝的上、下內齒條相嚙合;上、下內齒條的結構相同、上、下對稱安裝,其左、右端與左側上、下支撐塊、右側上、下支撐塊連接,左、右支撐塊分別安裝在箱體上、下部的上、下內齒條孔內;上、下內齒條有一端是通過自潤滑軸承與伺服電動缸相連接;上、下旋轉塊之間的四角處分別通過支撐彈簧相連接,支撐彈簧中通過導桿固定在上、下旋轉塊之間;左、右弧形板結構相同、相互對稱、其內弧面分別與上、下旋轉塊的外弧面相貼合,其外表面上制有的上側左、右支撐梁、下側左、右支撐梁分別安裝在箱體側面上的上、下支撐孔內;滾珠絲桿調節螺釘固定安裝在上壓輥端部,用于壓輥軸向調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金屬極板輥壓拉延成形機,能夠克服電化學腐蝕加工技術的缺點是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點,同時還克服沖壓加工受到材料成形極限的限制、在圓角處易發生裂紋等缺陷問題,其只需要一組上下輥模具既可以連續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只需要更換不同型號壓輥即可實現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總裝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箱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總裝爆炸示意圖;
圖4是壓輥軸向調節裝置示意圖;
圖5是上、下旋轉快剖視圖;
圖6是箱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85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