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科手術區域畫線裝置的方向預調節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7962.2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5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敏 |
| 主分類號: | A61B90/00 | 分類號: | A61B90/00;B43L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科 手術 區域 畫線 裝置 方向 調節 方法 | ||
1.一種神經科手術區域畫線裝置的方向預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神經科手術區域畫線裝置包括手持外殼(1)、用以固定圓心的圓心臂(2)、用以夾持畫筆(a)并繞圓心旋轉的夾持臂(3);
所述手持外殼(1)包括呈空心矩形體狀的外殼本體(11)、設在外殼本體(11)上端面中心的空心殼體狀的手捏立柱(12),所述外殼本體(11)下端面開口設置;
所述圓心臂(2)包括可轉動的設在所述外殼本體(11)內腔左側前半部分的第一齒輪(21)、設在第一齒輪(21)下端的第一臂體(22);
所述夾持臂(3)包括可轉動的設在所述外殼本體(11)內腔右側前半部分的第二齒輪(31)、設在所述第二齒輪(31)下端的第二臂體(32),所述第二臂體(32)上端位于第二齒輪(31)后方的部分成型有傳動細孔(32a),所述傳動細孔(32a)內壁上端成型有細孔環槽(32b),所述傳動細孔(32a)下端還設有傳動粗孔(32c),所述傳動粗孔(32c)內壁上半部分成型有粗孔環槽(32d),所述傳動粗孔(32c)內壁左側設有止旋縱槽(32e),所述傳動粗孔(32c)內壁右側設有右置側窗(32f),所述傳動粗孔(32c)下端設有出筆下孔(32g);
所述神經科手術區域畫線裝置還包括:
按壓裝置(4),設在手捏立柱(12)內,用以在上下方向進行往復按壓;
傳動裝置(5),設在夾持臂(3)內,所述傳動裝置(5)與按壓裝置(4)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裝置(5)用以驅動畫筆(a)單向轉動;
推筆裝置(6),設在夾持臂(3)內,用以推動畫筆(a)在上下方向移動;
削刀組件(7),設在夾持臂(3)下端右側,用以對轉動的畫筆(a)進行切削;
所述按壓裝置(4)包括設在所述手捏立柱(12)與外殼本體(11)之間的齒條插孔(41)、成型于所述手捏立柱(12)上端面左側的插條插孔(42)、成型于所述手捏立柱(12)內腔右側的彈簧芯軸(43)、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彈簧芯軸(43)上的帶孔基座(44)、成型于所述帶孔基座(44)上端并穿過插條插孔(42)設置的按壓插條(45)、成型于所述帶孔基座(44)下端并穿過齒條插孔(41)設置的輸入齒條(46)、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彈簧芯軸(43)上并位于帶孔基座(44)下方的按壓壓簧(47);
所述傳動裝置(5)包括:
輸入輪組(51),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殼本體(11)后端面的輸入芯軸(51a)、可轉動的設在所述輸入芯軸(51a)上并與輸入齒條(46)嚙合的輸入齒輪(51b);
中間輪組(52),包括同心設在所述第二齒輪(31)后端面中心的中間芯軸(52a)、可轉動的設在所述中間芯軸(52a)上并與輸入齒輪(51b)傳動連接的中間齒輪(52b)、同心設在所述中間齒輪(52b)后端的第一錐輪(52c);
往復轉動組件(53),包括可轉動的設在所述傳動細孔(32a)內的上置圓筒(53a)、成型于所述上置圓筒(53a)上端并與所述第一錐輪(52c)傳動連接的第二錐輪(53b)、設在所述上置圓筒(53a)外壁并可轉動的設在細孔環槽(32b)內的圓筒凸環(53c)、成型于上置圓筒(53a)內壁下端的圓筒插塊(53d)、可滑動的插設在所述上置圓筒(53a)內的縱置滑桿(53e)、成型于所述縱置滑桿(53e)側面并與圓筒插塊(53d)插接配合的縱置滑槽(53f)、成型于縱置滑桿(53e)下端的下傳動盤(53g),所述下傳動盤(53g)下端面周向均布有棘齒齒槽(53h);
縱向滑移組件(54),包括設在所述傳動粗孔(32c)內的外螺紋筒(54a)、成型于所述外螺紋筒(54a)上半部分并用以容設縱置滑桿(53e)的滑桿插孔(54b)、成型于滑桿插孔(54b)下端的棘輪插孔(54c)、成型于所述棘輪插孔(54c)內壁的下鎖止環(54d)、周向均布在所述下鎖止環(54d)內沿的徑向插條(54e)、設在所述外螺紋筒(54a)左側下方并插入止旋縱槽(32e)內的止旋插條(54f);
驅動芯筒(55),包括可轉動的設在棘輪插孔(54c)內的驅動筒體(55a)、設在驅動筒體(55a)右側下方并穿過右置側窗(32f)設置的右驅動條(55b)、周向均布在所述驅動筒體(55a)外壁上并與徑向插條(54e)一一插接配合的弧形側孔(55c)、成型于所述驅動筒體(55a)內壁上半部分的上寬下窄的大錐齒環(55d)、成型于所述驅動筒體(55a)外壁上半部分并與下鎖止環(54d)鎖止配合的上鎖止環(55e)、繞接在所述驅動筒體(55a)外壁位于上鎖止環(55e)上方處的驅動壓簧(55f);
棘齒組件(56),包括可轉動的設在所述驅動筒體(55a)內的棘齒基柱(56a)、成型于所述棘齒基柱(56a)外壁并容設所述徑向插條(54e)的內置環槽(56b)、成型于所述棘齒基柱(56a)下方的倒齒插頭(56c)、成型于棘齒基柱(56a)上端左側的棘齒上孔(56d)、設在所述棘齒基柱(56a)左側并與棘齒上孔(56d)連通的棘齒側孔(56e)、可轉動的設在所述棘齒上孔(56d)內的棘齒轉軸(56f)、成型于棘齒轉軸(56f)上端的棘齒齒頭(56g)、成型在棘齒轉軸(56f)下端的小錐鎖盤(56h)、繞接在所述棘齒轉軸(56f)上位于小錐鎖盤(56h)上方位置的棘齒壓簧(56i)、成型于棘齒側孔(56e)下端面并與小錐鎖盤(56h)鎖止配合的固定鎖盤(56j),所述小錐鎖盤(56h)呈與大錐齒環(55d)鎖止配合的上寬下窄的錐盤狀;
所述推筆裝置(6)包括:
操作轉筒(61),包括設在所述第二臂體(32)側面上方的側置腔室(61a)、可轉動的設在所述側置腔室(61a)內的操作圓筒(61b)、設在側置腔室(61a)下方的齒輪腔室(61c)、可轉動的設在齒輪腔室(61c)內的輸入齒輪(61d),所述操作圓筒(61b)下端中心向下成型有插入齒輪腔室(61c)內并與輸入齒輪(61d)固定連接的連接轉軸(61e);
輸出組件(62),包括可轉動的設在傳動粗孔(32c)內并與外螺紋筒(54a)傳動連接的內螺紋筒(62a)、成型于所述內螺紋筒(62a)外壁并可轉動的設在粗孔環槽(32)內的限位凸環(62b)、成型于內螺紋筒(62a)外壁上半部分并與輸入齒輪(61d)嚙合的輸出齒輪(62c);
所述削刀組件(7)包括由右上到左下傾斜設在所述第二臂體(32)下端的螺紋斜孔(71)、設在螺紋斜孔(71)下方的彈簧斜孔(72)、螺接在所述螺紋斜孔(71)內的外螺紋桿(73)、可滑動的插設在所述螺紋斜孔(71)內并與出筆下孔(32g)對齊的滑動刀體(74)、設在滑動刀體(74)右側并插設在彈簧斜孔(72)內的彈簧擋塊(75)、設在彈簧斜孔(72)內位于彈簧擋塊(75)下方位置的削刀壓簧(76);
所述預調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驅動芯筒(55)解鎖:
手捏所述右驅動條(55b)顯露在右置側窗(32f)外的部分,然后推動所述右驅動條(55b)、驅動筒體(55a)、弧形側孔(55c)、大錐齒環(55d)、上鎖止環(55e)上行;
所述上鎖止環(55e)與下鎖止環(54d)脫離接觸,所述驅動芯筒(55)的轉動自由度解鎖;
步驟2,棘齒齒頭(56g)換向:
所述大錐齒環(55d)與小錐鎖盤(56h)傳動接觸,并帶動小錐鎖盤(56h)、棘齒轉軸(56f)、棘齒齒頭(56g)克服棘齒壓簧(56i)阻尼上行,所述小錐鎖盤(56h)與固定鎖盤(56j)脫離接觸,所述小錐鎖盤(56h)、棘齒轉軸(56f)、棘齒齒頭(56g)的轉動自由度解鎖;
用手帶動右驅動條(55b)在右置側窗(32f)內轉動一定角度,帶動驅動筒體(55a)、弧形側孔(55c)、大錐齒環(55d)轉動一定角度,由于所述弧形側孔(55c)的弧形結構使其可以相對于固定的徑向插條(54e)轉動一定角度而不會干涉;
所述大錐齒環(55d)驅動小錐鎖盤(56h)、棘齒轉軸(56f)、棘齒齒頭(56g)轉動180°圓心角;
調整完畢后,松開右驅動條(55b)后所述驅動芯筒(55)轉動自由度鎖止,所述小錐鎖盤(56h)、棘齒轉軸(56f)、棘齒齒頭(56g)轉動自由度也鎖止;
所述往復轉動組件(53)的往復轉動時,由于棘齒齒頭(56g)的方向切換導致棘齒組件(56)單向轉動的方向得到切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敏,未經韓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796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